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集成太阳能灶、PVT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的智能供暖系统,旨在通过室温智能控制技术,优化太阳灶、PVT组件和空气源热泵的协同工作,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该系统由太阳能系统、热泵供热系统、蓄电系统和蓄热系统组成,其中太阳能系统包含太阳能灶和PVT组件,热泵供热系统则由建筑外墙上的空气源热泵和建筑内部的散热末端构成。
背景技术
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区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日照时间长且强度高,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由于其地势特点,此类地区具有冬季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且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征,因此在冬季不宜使用煤、石油及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应用广等特性,将其与光伏电池联合运行后可降低对电网的依赖程度。
现有的光伏-空气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光伏电池持续产电后会产生较多热量,影响其产电效率。现有系统单一对电网的依赖程度仍旧较高,易造成系统运行不平稳且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低。
申请号为CN202320918800.6,公开(公告)号为CN219955446U的中国专利《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与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与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热交换单元包括压缩机、连接铜管、放热冷凝器、吸热蒸发器和集热蒸发器,压缩机、放热冷凝器、吸热蒸发器和集热蒸发器间均通过连接铜管相连接,集热蒸发器与光伏冷却单元相连接,集热蒸发器用于与光伏冷却单元进行热交换,放热冷凝器与室内供暖单元相连接,放热冷凝器用于与室内供暖单元进行热交换,因为系统内未设置储热或储电设备,不能在满足供热需求后对能量进行存储,能源利用效率低。
申请号为CN201110108127.1,公开(公告)号为CN1022694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蓄热及多功能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蓄热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多功能利用系统。集热系统为多组并联;所述蓄热箱内之蓄热材料为沸石和石蜡。蓄热箱箱体内设有二组热交换盘管。蓄热箱箱体保温层由内至外依次为岩棉或玻璃丝棉保温层、真空隔热层、反射膜隔热层、微球或聚氨酯泡沫板保温层及外壳体。该专利缺少合理的控制策略,不能将能源进行合理分配,能源利用率较低。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