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款专为卧床女性设计的小便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半封闭结构的空腔体,用于承接尿液。空腔体底部封闭,顶部设有开口,一侧配备接口与空腔体相连,并通过开关控制接口的通断。开启开关后,尿液样本可从接口流出。该设计旨在简化尿液样本的提取过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提升患者舒适度的特点。
背景技术
临床上许多病人为了引流尿液,都需要插尿管,但插入尿管后可能会对尿道黏膜造成损害,从而造成尿道内的疼痛和灼热感,同时也会造成尿路感染,如果长期使用导尿管,很有可能会形成膀胱结石。另外,如果是尿道感染比较严重的话,还会有畏寒、发烧等情况。
所以,许多医院里,长期卧床不起的女性患者不愿意插尿管,有些人选择使用尿不湿进行替代,但是长期使用尿不湿会出现闷热、不透气、皮肤发红、湿疹、皮肤溃烂、压疮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此外,尿不湿购买费用较高,且使用起来必须经常更换新的尿不湿,对长期卧床患者而言,会极大增加经济负担。
另外,还有些人选择使用便盆进行替代。便盆通常采用较硬的塑料制成,便盆形状扁平且前端为尖型,后端为圆型,使用时将后端的顶部放置于臀部下方接取小便。
长期卧床不起的女性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尿检。如果是使用尿不湿,根本无法留取尿液。如果使用便盆,一种方式是:拿住便盆的一端,然后向外侧倾斜,将尿液倒入取样管,由于取样管口径非常小,尿液很容易倒到取样者的手上,既不卫生、也不方便;另一种方式是:拿小便杯在便盆中舀取后,再倒入取样管,然而由于便盆的底面积较大,尿液高度通常只有0.5-2厘米左右,需要取样者一只手倾斜该便盆,另一只手在便盆中舀取尿液,整个过程十分繁琐,也容易滴漏到地面,污染环境,引人不适。
因此,需要提取小便样本的长期卧床女性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小便收集结构。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