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船载羟基自由基系统,旨在高效清除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寄生虫。该系统通过船载设备产生高浓度氧活性粒子溶液,并通过液/液混溶水力空化器及三级混溶罐生成羟基自由基(·OH)溶液。利用水泵增压管路,将·OH溶液输送至微射流喷射装置,通过海上浮床滑轨吊装设备将其吊装于海上网箱内,实现对养殖动物寄生虫的杀灭。系统还包括隔离网衣,以保护养殖鱼免受·OH溶液的直接喷射损伤。·OH溶液在网箱内的杀灭浓度超过0.5mg/L,能有效杀灭寄生虫及致病微生物,且1分钟后浓度迅速衰减至0,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安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优质蛋白质—海水鱼类的需求旺盛。海上网箱养殖相较于工厂化水产养殖,具有经济成本低、养殖成活率高、节约土地资源、养殖鱼类品质高、管理简单和效益高等特点。病害频发不仅影响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有效防控网箱养殖病害,降低养殖水产品死亡率,切断病源传播途径对海上网箱养殖至关重要。
网箱养殖的高密度会导致养殖鱼爆发养殖病害而引起批量死亡。如果不能及时打捞病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则可能引起疾病扩散。养殖网箱主要病害是寄生虫(如刺激隐核虫、指环虫、瓣体虫和车轮虫等)病害和微生物病害(弧菌等)。网箱常规病害防治方法有投加化学药剂法、饲料添加抗生素喂养法、物理浸泡法和悬挂化学物质释放法等。
杜涛授权了(授权号CN101779603B)一种提高广盐性海水鱼类品质的养殖方法,该方法需要在网箱内按照5~10 kg/亩生石灰或0.5~1 ppm的漂白粉泼洒,消毒剂消耗量大且残余药剂会危害海洋安全。贾友宏公开了(公开号CN104412925A)海养鱼类白点病的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喂含有3-5%阿莫西林的饲料,并在网箱吊挂敌百虫并泼洒1 ~ 1.25mL/m3
阿维菌素防治养殖病害,该方法会影响养殖鱼的新陈代谢且需要休药期,残余化学药剂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威胁,需要完备的使用手续。蔡泽平公开了(公开号CN104885976A)一种金钱鱼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将网箱内的病鱼集中于含有25 g/m3
的醋酸铜或10ml/m3
克藻灵的淡水水袋中浸洗,添加20~25 g/m3
呋喃西林抗菌素浸泡60 min,24小时后再用20~25g/m3
的醋酸铜淡水溶液浸浴病鱼60 min。该方法处理效果不明显且操作繁琐,会对鱼造成二次伤害,不能适用于网箱养殖的大规模防治。张丽莉公开了(公开号CN106508754A)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使用湿重为20-50 g的海绵、双壳类、苔藓虫、藤壶和海鞘等滤食性动物可在6 h内将20 L水体中的刺激隐核虫纤毛幼虫密度由100个/mL降至30个/mL以下。该方法不能完全杀灭、处理时间长且处理效率低。张颖公开了(公开号CN111587822A)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物理防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方法需要在养殖网箱底部铺设网眼直径为200-400μm的铜合金材金属网,使用铜合金网箱或悬挂铜离子释放剂会导致养殖鱼体和养殖水环境中铜离子超标风险,并且铜合金网箱存在制作成本高、使用便捷性差和更换成本高等问题。
综上可知,网箱开放式养殖模式治疗相对困难,主要以“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理念,一旦到病害爆发期,其防治措施往往收效甚微。现有防控养殖病害的方法存在投放药物不便、投放剂量大、导致养殖鱼体产生慢性毒型、导致有害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和污染海洋生态环境等问题。
基于大气压强电离放电高效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溶液,可在数秒内完成生物化学反应,破坏细胞的基础结构物质和功能结构物质而杀灭细胞和生物体,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降解矿化(专利号:CN108423883A、CN108585285A、CN108585285A)、水华微藻及矿化有机污染物(专利号:CN108585283A)、高藻水(专利号:CN104310663A)、海洋赤潮(专利号:CN106915844A)、刺激隐核虫包囊(专利号:CN107027667A)以及防控海洋外来生物入侵(专利号:CN106946325A)。本发明旨在研发一种船载羟基自由基杀灭海水网箱养殖鱼寄生虫的装置系统和方法,在海上网箱养殖中实现可移动、自动化和动态的防控病害,对推动羟基自由基技术应用与海水养殖产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