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3D打印双层夜磨牙牙合垫制造工艺,该技术属于牙科技术领域。工艺流程包括:获取患者上下颌口内数据模型并进行修整;隐藏下颌模型,在上颌模型上创建牙合垫文件A;在文件A表面依次创建文件B和C;合并B和C为文件D;恢复下颌模型,将D与下颌模型重叠部分进行减法处理得到文件E;使用软性树脂3D打印文件A,硬性树脂打印文件E,并将两层树脂粘接。该技术在设计时考虑患者在息止牙合位的最佳放松状态,简化了牙合垫的制作流程,提高了效率,并通过将下颌置于息止牙合位,有效减少下颌过度运动。
背景技术
磨牙症是指人在睡眠或醒着时有无意识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由于牙齿磨动时常伴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又因它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又叫“夜磨牙”。人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是一种病态。磨牙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还会破坏牙齿的质量以及损伤牙龈导致出血或造成牙齿脱落。其中咬合高点是造成夜磨牙的主要原因。
佩戴夜磨牙保护牙合垫(occlusalsplint)是目前治疗夜磨牙症的方法之一。夜磨牙保护牙合垫多为真空压膜的牙合垫,压膜成型后在口内佩戴时少数点存在牙合接触,患者长期佩戴可能会导致咬合状态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口颌系统的功能。
中国专利CN202011534067.5公开了一种夜磨牙颌垫及其制作方法,采用数字化设计制作个性化夜磨牙保护牙颌垫,制作方法包括,分析测量患者个性化息止颌间隙,扫描获取患者上下牙列及其咬合状态的三维影像数据,据此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颌垫的数字化模型,根据CAD设计文件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制作个性化颌垫实物,临床调整颌关系、固位松紧并且完成佩戴。该技术中,“息止颌间隙”是指不张嘴、不说话、不吞咽时,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颌分开、牙齿脱离接触,从咽部到唇部,上下牙列之间所形成的楔形间隙。该技术基于患者个性化的息止颌间隙来设计颌垫厚度,制作流程更规范。
但是,该技术由于需要引入息止颌间隙这个参数,就需要精确的测量,并且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需要导入息止颌间隙数据并进行数据整合运算,在模型上根据息止颌间隙数据进行模型调整,无疑增加了操作步骤,复杂化了制作流程。实际操作时,受限于息止颌间隙的测量精度、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以及息止颌间隙数据与原数据计算时的匹配差异,容易导致夜磨牙保护牙合垫的功能与质量达不到理想中的息止咬合接触点效果。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