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气井井下射流增强型多级气液高效分离装置,该装置包含气液分离结构与气液分流结构。气液分离结构由下部外管、内管组成,两者同轴设置,均设有进液口。内管内置一级螺旋流道、引流倒锥、二级螺旋流道及引流锥管。气液分流结构则包括上部外管、泵外管、固定环、旁通流道和桥式通道,其中上部外管与泵外管同轴设置,桥式通道连接上部外管,旁通流道位于桥式通道下方并伸入固定环内套,旁通流道与固定环内套之间形成渐缩的导流腔。该装置能够实现气液分离后的有效排出,气相在井下压力作用下喷射排出,液相则被抽出,避免了气相与泵体的接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气井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气液分离是开采和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但含水量的增加加大了气井排液采气的难度,必须加强排液力度才能达到生产目标,提高产量。这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气井气液分离效率低,难以在井下充分分离的问题,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专利文献1,CN201510683020.8所示,其利用螺旋杆上的叶片进行气液分离,使气液混合物经由筒内部的螺旋杆作用流向分离接头,进而实现气液分离,但是,这一方案下,分离后的气相中仍携带少量液滴,而且只能进行一次气液分离,不能针对分离后的气相再进行气液分离,因此气液分离效率并不高。
专利文献2,CN201621062438.3所示,气液分离出的气体不再与产出的混合液接触,但仍有少量气体进入抽油泵,会影响油泵工作效率的同时长时间会对油泵造成损坏。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