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创新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肺癌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专门针对肺癌检测领域设计,具备箱体和密封箱盖结构。箱体内部分为常温区和冷藏区,冷藏区顶部设有取放腔,底部设有冷源腔,并内置冷源盒。此设计在试剂运输过程中,利用冷源腔内的冷气直接接触药剂瓶,实现试剂的降温冷藏。同时,有效防止冷气泄漏,确保冷源腔内的低温不会传导至取放腔,避免低温对使用者造成不适。
背景技术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和确诊,是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目前,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有研究表明,近7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对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改善肺癌的预后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是环境因素和个体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几年来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角度进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基因改变,协同作用的累积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被人类所认识,临床开展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也日渐成熟。目前,临床上开展较多的肺癌基因检测项目有eEF2、CEP350、EGFR、ALK、KRAS、HER2、BRAF、P I K3CA、AKT I、MEKI、NRAS和MET等,相关研究报道,人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eEF2)、人中心体蛋白350kDa(CEP350)是与肺癌发生发展非常密切的2个基因,对血清中eEF2和CEP350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的灵敏度和总符合率。
目前用于检测eEF2和CEP350抗体的试剂分别存放于不同的试剂盒,需要分别进行采购,不能在同一个酶标板上同时进行检测eEF2和CEP350抗体的含量,且这些试剂盒基本为纸质包装,在运输的过程中另外需要泡沫盒和冰袋进行包装。此外,目前标准品在使用前需要自己加样品稀释液进行溶解,但由于移液器等的不准确或不精确,会导致标准品的浓度不准确,最后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提供一种能保证标准品浓度的准确,且具有实验所需试剂放置于能进行长途运输的试剂盒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70078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肺癌检测试剂盒,该肺癌检测试剂盒,通过对放置有需要低温条件运输试剂的盒体保温部分A和盒盖保温部分B采用了真空隔热材料和保冷装置来保证试剂在运输的过程中时刻处于低温状态,而对于不要低温保存的酶标板和塑料膜板盖则放置于盒体的常温部分A和盒盖的常温部分B中,不但避免了像目前市场销售的纸质包装试剂盒需要在运输的过程中另外需要泡沫盒和冰袋进行包装,而且还能在一个盒体中实现低温和常温环境;标准品瓶分为外瓶体和内瓶体,外瓶体装有指定体积的标准品稀释液,内瓶体装有标准品,两者之间用塑料薄膜隔层隔开,使用时用破膜器打开塑料薄膜隔层,溶解混匀后就可形成预定浓度的标准品溶液,在同一块酶标板上还可同时包被eEF2和CEP350,同时对eEF2和CEP350抗体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可以快捷简便的对肺癌进行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上述申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在进行试剂检测准备时,需要待检测的试剂进行混合或是其他步骤操作,可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上述申请中的试剂盒在使用过程中,当箱盖打开后,其内部处于完全敞开状态,其内部的冷气会快速扩散至外界环境中,使其内部温度快速升高,从而不利于后处理的试剂的保存,并且,标准品瓶通过塑料薄膜隔层对内瓶体与外瓶体进行分隔,在进行试剂混合时,需要使用破膜器对其进行破开,而破膜器在工作过程中,其上破膜头部分会进入外瓶体内部,使得表面会黏附较多的试剂,并且,在其取出时会带走部分试剂,从而导致药剂瓶中试剂的量出现偏差,使得最终的检测结果准确率有所降低。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