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专注于一种低血糖指数(GI)苦荞营养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代餐粉由灭酶大米粉、灭酶苦荞麸皮粉、奶粉、苦荞活性多肽、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甘酯和麦芽糊精等成分组成。通过针对性的高效灭酶灭菌处理,结合压力蒸煮和复合酶法提取苦荞活性肽,利用苦荞麸皮的膳食纤维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与大米结合实现营养互补。本技术旨在开发一款品质稳定、营养丰富且具有清洁标签的低GI苦荞营养代餐粉,为谷物加工工艺优化、全谷物食品品质提升及延长储藏期提供技术支持,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应用潜力。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低GI食物因其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苦荞作为一种低GI食物,因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酚类、多糖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领域。
苦荞尤其是麸皮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肽成分,由于与其他非淀粉多糖等成分紧密结合,苦荞肽的提取和生产难度较大,制约了其产业化的发展。苦荞麸皮粗纤维和脂肪含量高,缺乏有效的深加工和灭酶灭菌技术,导致产品口感差、易哈败变质,影响产品品质和货架期的技术问题:采用微波处理和烘烤挤压联用技术对原料物性进行改性,高效灭酶灭菌。微波湿热处理能够有效钝化储藏期间大米各脂肪酶活性,延缓大米脂质的氧化酸败,延长其储存期。烘烤挤压干热处理能够有效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成分,抑制苦荞麸皮中各脂肪酶活性,提高苦荞麸皮的物理特性和贮藏特性。苦荞活性肽的获取效率不高,活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采用压力蒸煮对苦荞麸皮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苦荞蛋白。苦荞蛋白经过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解后,表现出更强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降脂和抗菌能力,解决传统单一酶解制备生物活性肽方法效率低下、活性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采用压力蒸煮联合复合酶法制备苦荞活性肽功能配料。现有的苦荞产品大多含有抗氧化、防腐添加剂,不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开发一款具有清洁标签的低GI苦荞营养代餐粉,通过新型物理技术有效灭酶灭菌,使产品在不使用抗氧化、防腐添加剂的条件下安全贮藏3个月以上。
无法对谷物进行高效彻底灭酶:在谷物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灭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明确不同处理条件对不同谷物原料的灭酶效果及机制,是保障谷物产品货架期的关键问题。目前,微波、烘烤、挤压等灭酶技术对谷物内部水分迁移及结构的影响尚不明晰,以及各脂肪酶、脂质氧化产物和氧化中间产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现有技术难以达到彻底灭酶的效果,使得谷物在贮藏过程中内部残存的脂肪酶在加工过程极易被再次激活,导致产品哈败变质。苦荞活性肽获取成本高:目前食品工业普遍使用的苦荞加工技术如蒸煮、挤压、蒸汽爆破、微波等,存在能耗高、对活性成分结构有破坏等问题。苦荞活性肽的生产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效率低、纯度不高等,且大规模生产的生产线还未建立。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低GI苦荞营养代餐粉,填补市场空白,助力大健康食品发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