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利用流体密度差异实现自动控水的智能系统,旨在解决地层流体粘度相似油藏中有效控水增油的挑战。该系统由壳体和挡板构成,具备密封功能。
背景技术
水平井开采是近年来油气藏优先考虑的开采技术之一,在多类型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水平井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该技术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由于地层各位置渗透率的非均质性以及沿井筒流动方向存在压力降,造成了水平井井筒流入剖面不均匀,易产生压降漏斗,过早见水或见气,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出现这类问题往往会严重影响油井的产油量和经济效益,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水平井暴性水淹,迫使油井关井,产生油井极大损失。
为平衡流体沿水平井井筒流动,延缓水突,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水平井新型控水完井方式主要包括:ICD(InflowControlDevice)控水完井、连续封隔体ICD控水完井、AICD(AutomaticInflowControlDevice)控水完井。ICD控水阀产生的压降大小在安装前就已设计确定,除非重新完井作业,否则安装后其控水强度不能再改变。连续封隔体ICD控水是指在ICD控水完井的基础上,通过下入连续的封隔器以减少或消除环空流动及其对完井性能的不利影响。AICD控水阀可以根据井下流体情况自动调节其产生的附加压降大小,能够通过对低粘流体提供较大的附加压降以实现控水目的。
目前国内关于AICD的专利主要依靠高粘度的油在AICD中走更少的路径,而低粘度的水会走更多的路径来实现控水增油的功效。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946014.1的AICD流道参数的设计方法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080478.4的一种AICD控水装置都针对油水存在粘度差异时进行了分离作用,但并未考虑油井后期出水量高会导致粘度差异不明显的问题,且现有AICD在地层高速流体的作用下,压降非常大。随着油井生产,原始的油藏饱和度会下降,而水的饱和度相对较高,井底附近的水相对更容易被生产出来,基于流体粘度的AICD控水阀不能很好的工作,因此急需一种不依靠流体粘度差异以及流体压降较小时也能正常工作的新型AICD。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