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方案属于粮食加工行业,特别是一种结合微波与热风干燥技术,旨在增强玉米淀粉抗性的方法。该方法针对水分含量22~30%的玉米籽粒,通过微波与热风的联合作用进行干燥处理,随后浸泡并经过湿磨提取淀粉,最终得到高抗性玉米淀粉产品。微波的快速内部加热与热风的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干燥均匀性和热质传递效率,而且由于热和水分的共同影响,导致淀粉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增强了淀粉的抗性。该技术通过改进干燥工艺,简化了后续加工步骤,降低了成本,并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
背景技术
干燥是玉米收获后的重要加工环节,是玉米安全储藏的前提。现有的干燥技术主要采用热风干燥,其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玉米品质差。微波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干燥技术,在果蔬干燥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缺乏微波在粮食干燥中的研究。
淀粉是玉米籽粒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淀粉酶水解成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根据葡萄糖在胃肠道中的释放和吸收速率,淀粉可分为:快速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RS不能被健康人体小肠所消化吸收,可以在结肠中发酵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和其他降解产物。研究表明,RS可以增强身体的饱腹感,延缓餐后血糖水平的上升,改善糖脂代谢。因此,以玉米为原料开发高抗性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适合糖尿病、肥胖人群食用,具有重要意义。
RS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物理包埋淀粉(RS1)、抗性淀粉颗粒(RS2)、回生淀粉(RS3)、化学改性淀粉(RS4)和直链淀粉-脂类复合物(RS5)。现有的技术通常以淀粉为原料,采用物理改性(挤压、湿热、微波、超声)、化学改性(酸化、氧化、乙酰化)、酶改性(普鲁兰酶、淀粉分支酶)和复合改性等方式获得抗性淀粉。例如申请号为201811492438.0的中国发明专利,采用普鲁兰酶对小麦淀粉经行脱支处理,再与单硬脂酸甘油酯复合,最后经湿热处理来提高小麦抗性淀粉的含量;申请号为202010119096.9的中国发明专利,采用高温干热非晶化、低频超声乳化、高压均质结合喷雾干燥的手段获得了一种高抗性玉米淀粉。然而,上述制备工艺较为繁琐,且增加了设备和人工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