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浮床植物生态辅助的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由浮床植物处理区和电化学处理区组成。浮床植物处理区底部设有植物处理池,顶部配置植物基质层,旨在通过生态与电化学技术的结合,提升水质处理效率。
背景技术
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及废水,为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治污净水势在必行。良好的水处理技术和高效水处理装置能够加速水污染治理进程,使水环境健康发展。
目前,水处理先进技术颇多。电絮凝技术是在阳极区产生可溶性阳离子,经一系列水解、聚合及氧化过程,发展成为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的胶态杂质、悬浮杂质凝聚沉淀而分离。废水进行电解絮凝处理时,不仅对胶态杂质及悬浮杂质有凝聚沉淀作用,而且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还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
磁分离技术是将物质进行磁场处理的一种技术,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颗粒,利用磁性接种技术可使它们具有磁性,并借助外力磁场的作用,将废水中有磁性的悬浮固体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电气浮技术是在电解水时,在阴或阳极表面上会有气泡,如氢气,它们在上升过程中,可粘附水中的杂质微粒和油类浮到水面;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薄膜对液体中的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透过方法的统称。常用的膜有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等。富氢技术在植物抗胁迫中的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活性氧(ROS)来参与植物抵御胁迫的过程,在植物抗盐渍、金属离子和农药损伤过程中,氢气通过去除ROS来修复氧化损伤,氢气还对植物抗病虫害相关基因的表达有调节作用。
浮床植物根系净水技术是把具有净水、观赏及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或经改良驯化后的陆生草本、木本植物移栽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种植,利用可漂浮在水面并能够承受较大重量的生态浮板作为载体,通过植物深入水中强大根系的吸收、吸附、截留作用,物种竞争相克的机理,以及微生物的生化降解等作用,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及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水上景观,美化环境。
根据现有的技术可知:
1、电化学法水处理模式技术单一,出水效果差;
2、阳极板长期使用表面的易被沉淀物、絮状区及污泥覆盖;
3、电气浮生成的气泡利用率低,效果差;
4、膜分离技术与絮凝技术结合装置鲜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