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介绍了一种黄精酸奶及其制备工艺。该黄精酸奶由奶、黄精提取液和乳酸菌冻干粉等原料制成,具有0.8-1.1%的乳清析出率和310-380g·s的粘性指数。该产品能有效延缓酸奶后酸化,促进乳酸菌生长,提升酸奶的持水性和硬度。
背景技术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系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茎,在我国有上千年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列入卫健委公布的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黄精根茎富含非淀粉多糖、低聚果糖、甾体、三萜皂苷、黄酮等营养和功效成分,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降低餐后血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生黄精具刺激性,服用时口舌麻木,但经过熟制之后,口感甜糯,深受消费者喜爱。黄精须根多,处理过程繁琐,采收后需要晾晒并用脱毛机反复去除须根,再经过多次蒸晒才能做成熟制黄精。经过多次蒸晒的黄精颜色乌黑,且会产生较高含量的5-羟甲基糠醛,具有潜在的生殖毒性。目前销售较多的是九制黄精,采用蒸制法和晾晒法对黄精进行反复蒸制的熟制黄精。虽然甜度增加,但是颜色深黑,黄精多糖一部分降解为单糖、低聚糖等,另一部分流失掉了,造成营养成分损失,而且黄精的须根没有得到利用。
现有技术中利用黄精的保健功能结合牛奶的营养价值,开发出具有一定健康功效的黄精酸奶产品或复合型黄精酸奶产品,但是没有考虑黄精提取液对酸奶品质的影响,以及黄精酸奶发酵的方法对黄精酸奶品质产生的影响。乳酸活菌数是评价酸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酸奶成品中的活菌数是提高酸奶质量的重要因素。酸奶中的活菌数与原料乳本身所含的营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营养物质含量越高,酸奶中活菌数越高,活性越强。活菌数也是衡量酸奶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酸奶质量标准要求保质期内活菌数高于106
CFU/mL。
酸奶的活菌数高,通常产酸速度快,酸奶后熟期间或保藏期内后酸化现象明显。后酸化是指发酵乳在发酵结束后至食用前的阶段中,因乳酸菌继续生长导致发酵乳的pH值不断降低,出现过酸味甚至导致感官质量下降的现象。后酸化除了缩短货架期外,还会导致乳清脱水、乳酸菌数量减少,并且不利于益生菌在发酵乳中的稳定性。现有技术多采用通过添加白砂糖改善酸奶的口味,进而导致酸奶中含糖量增加。在如今的糖尿病、肥胖病等慢性病人数越来越多的社会,含糖量高的酸奶无法满足血糖高人群的饮食需要,低热量、低糖、风味好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酸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