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白云石基循环利用胶凝材料,其质量配比中包含10-50%的部分煅烧白云石和50-90%的辅助胶凝材料,部分煅烧白云石含有MgO和CaO。通过部分煅烧白云石,获得具有梯度结构的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该材料的多孔氧化钙/氧化镁表面在不同水化阶段能激发多种硅铝质原料和工业废料,而内部碳酸钙则提供成核位点和微集料填充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低温煅烧产生的氧化钙/氧化镁活性更高,有效改善了钙体系激发的强度发展不足和镁体系激发的早强问题。
背景技术
人类现代化的基础,尤其是在建筑领域,是建立在消耗大量原材料和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基础上的。目前,建筑行业消耗的主要材料是碳酸盐岩矿物,如石灰石、菱镁矿、白云石等。它们的结构形成是经过数千年的地质沉积和离子传递形成的。然而,快速的城市化,在其储量和消耗方面形成了严重的不平衡。例如每年在垃圾填埋场处理的建筑和拆迁垃圾近4亿吨,这其中废弃混凝土约占的20-30%。此外,水泥和混凝土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8%,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加速全球变暖。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低碳利用废弃混凝土以及相应高附加值技术。
白云石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Ca、Mg质碳酸盐原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生产等工业中。由于石灰石原料的迫切需求及优质原料的短缺,从而带动了再生骨料替代,使得白云岩骨料逐渐被开发出来,并经常被用作混凝土骨料。然而,白云石可以在某些不明确的条件下与水泥粘结剂发生反应,并且该反应在物理上是膨胀的,且白云石在再生骨料回收中的实际应用受到残留粘结剂不纯等缺点的限制。除此之外,因其组成多相,成分复杂难以调控,传统完全煅烧工艺也限制了其在建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