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莨纱绸染色技术革新
2025-01-17 16:39
No.1329852727513325568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革新涵盖纺织品染整加工领域,介绍了一种高效的工业化莨纱绸染色技术。该技术包括:1) 丝绸面料的浸染与热烘;2) 利用酶处理液进行固色;3) 重复步骤1和2,1至3次,以获得莨纱绸染色成品。该方法操作简便,效率提升,成本经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莨纱绸产品。
背景技术
莨纱绸起源于我国岭南地区,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之一,是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的经典丝绸产品。莨纱绸采用生态环保的染整加工技术,织物具有独特的双面异色结构及优异的服用性能。 莨纱绸的染色工艺十分复杂,传统工艺全部依赖手工作业,依次进行:薯莨块茎粉碎→制备薯莨染液→浸染丝绸→太阳暴晒→重复浸染/暴晒工序30次左右→得到晒莨产品。莨纱绸制备过程中,浸染/日光暴晒是最费力和费时的工序,且很大程度受到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使得莨纱绸难以实现跨地域及工业化生产。浸染/暴晒工序30次后获得的产品为晒莨织物,可直接用于制作成衣。反复浸染/太阳暴晒的目的是使得薯莨色素更多地、牢固地沉积在丝绸面料正面(太阳暴晒面),形成双面异色效果(正面颜色深,反面颜色浅),并使织物成品具有较好的色牢度。不经日光暴晒的薯莨色素反复浸染的丝绸,没有双面异色效果,色牢度很低,色素易从织物上脱落,难以满足成衣对双面异色及色牢度的要求。这一限制导致工业化生产莨纱绸较难,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固色技术缺失,工业化方法难以达到日光暴晒固色效果。没有固色工序,仅仅靠机器设备反复浸染/干燥,很难实现薯莨色素在织物表面的持续沉积,因为在浸染时,先前沉积的色素会在染浴中溶解,从织物上脱落。为解决莨纱绸制备过程中的染色固色问题,业界采用了一些替代方法,如使用模拟日光(紫外/红外灯)处理薯莨色素染色织物来进行固色(专利WO2018040887A1、专利CN206157370U),化学助剂预处理蚕丝织物(薯莨染料增深染色及其仿香云纱染整新工艺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染色后用有机硅树脂处理(CN202011557401.9)。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第一种方法设备复杂且能耗高,后面两种使用化工合成助剂,脱离了莨纱绸纯天然、健康环保的概念且难以获得传统莨纱绸双面异色的效果,难以被业界及消费者接受。因此,工业化制备莨纱绸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反复浸染过程中的染色固色难题。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马明波  郭胜南  周文龙
技术所属: 浙江理工大学
相关技术
高导电导热图案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高导电导热图案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可降解PP熔喷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可降解PP熔喷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异步式分阶段屈服金属阻尼器 一种异步式分阶段屈服金属阻尼器
一种高竹粉含量的木质纤维素吸管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竹粉含量的木质纤维素吸管及其制备方法
曲面多自由度阵列喷墨成形位置精度检测与控制方法 曲面多自由度阵列喷墨成形位置精度检测与控制方法
一种鼠尾悬吊装置 一种鼠尾悬吊装置
一种母牛与保育犊牛共养牛舍 一种母牛与保育犊牛共养牛舍
骨折牵引控制系统 骨折牵引控制系统
用于筋膜修补的套件及其医疗器械 用于筋膜修补的套件及其医疗器械
一种新型的引流管口防渗敷料贴 一种新型的引流管口防渗敷料贴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