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红茶制备中的应用
2025-01-18 08:41
No.1330094835000156160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结合微生物发酵的红茶制备新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1)选用新鲜茶叶进行自然萎凋;(2)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里氏木霉菌以促进纤维素的水解糖化及细胞壁破碎;(3)揉捻后立即加入酿酒酵母菌液进行发酵,以增强红茶香气;(4)发酵至茶叶呈红褐色后终止发酵,随后进行高温烘烤,冷却并在60-80℃下烘干,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红茶。本发明的红茶制备工艺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提高了红茶的氨基酸含量,使得茶汤色泽更加红亮,滋味醇爽,香气浓郁,口感香甜,且苦涩味明显降低,展现出红茶的独特风味。
背景技术
红茶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茶叶产品之一。传统的红茶制作过程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红茶风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鲜叶品种、采摘季节、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储存条件和冲泡方法等。其中,发酵工艺是决定红茶品质和特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红茶的特征颜色、香气、滋味。通过传统自然发酵制作出的红茶,茶多酚、咖啡碱、奎宁等苦味物质的含量较高,泡制出的茶汤苦味较重,还带有很强的酸涩感,对部分人群有较强的不适感,并且传统自然发酵出的茶叶往往还存在香气不足、生青味重等不足,导致传统工艺制备红茶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因此,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红茶的需求不断增加,优化红茶发酵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红茶的主要成分包括多酚类物质、咖啡碱、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胡萝素、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微生物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酶,例如蛋白酶、纤维素酶,能够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催化茶多酚类化合物、黄酮及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等化学组分发生降解、氧化、缩合等系列反应,导致多酚、多糖和类黄酮的含量下降,而茶褐素、儿茶素等衍生物的含量上升,从而引起红茶风味品质的变化。 基于此,本发明通过将三种不同食品级安全益生菌,里氏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在红茶发酵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所产生的一系列酶,促进茶叶本身各种组分的转化,减少茶汤的苦涩味,增加茶汤的香气,提高红茶的品质。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王永忠  夏孟雨  彭向新
技术所属: 重庆大学
相关技术
一种加酶挤压制备玉米浓浆的方法 一种加酶挤压制备玉米浓浆的方法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洋葱枸杞蓝莓复合饮料的加工方法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洋葱枸杞蓝莓复合饮料的加工方法
一种新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新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狭缝切向超声强化枸杞原浆提质增效的方法及设备 一种狭缝切向超声强化枸杞原浆提质增效的方法及设备
一种黄精益生菌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黄精益生菌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高适口降压活性的发酵紫菜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高适口降压活性的发酵紫菜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提升乌龙茶副产品品质的再加工方法 一种提升乌龙茶副产品品质的再加工方法
一种石斛叶-康普茶的制作方法 一种石斛叶-康普茶的制作方法
一种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增香蜜桔全果汁饮料的方法 一种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增香蜜桔全果汁饮料的方法
一种香烟滤嘴用降温功能卷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香烟滤嘴用降温功能卷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