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工程废料处理技术领域,主要介绍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工程废料存储与转运系统。该系统由箱体、密闭机构(框架和隔离布)以及洒水机构(控制球和喷嘴)组成。框架上配备水帘嘴,当装载废料时,喷嘴和水帘嘴共同作用形成水帘,通过框架的折叠移动构建三棱柱结构,隔离布随之自动收缩。洒水机构通过喷嘴和水帘嘴形成密封水帘,有效进行洒水降尘,防止废料碰撞产生的灰尘溢出。系统还包括折叠网,辅助降尘并提供观察导向。框架沿导轨滑动,操作灵活,喷水区域与隔离布折叠区域自动匹配,适应多种角度设置,拓宽应用场景。系统还能动态监控并调节灰尘含量,实现高效洒水除尘。
背景技术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在收集储存和转运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灰尘,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危害,传统的防尘措施如篷布覆盖效果有限,操作繁琐,同时现有运输方式无法有效防止灰尘散逸,现有防尘措施操作繁琐,效果不理想。
现有公开号为CN11837310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固废垃圾防尘转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转运筒,相邻的两个所述转运筒之间通过多个快装组件连接,每个所述转运筒内部均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共同安装安装轴,每个所述转运筒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限位环槽内滑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壁与转动环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组件安装有多个扇形防尘板,每个所述转运筒的外侧壁上均安装有固定座,通过转运筒进行转运装置的组装,便于转运装置的运输、放置,同时也便于根据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转运筒数量上的选择,提高装置的适配度,通过扇形防尘板和喷淋组件的双重防尘设置,有效减少灰尘溢出装置的几率。
但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中,工程废料经过转运筒移动至运输存储车时,由于密封导致存储转运装置内部压强较高,仍会产生较多气体灰尘溢出,同时移动接收不同方向位置的转运筒时仍需要重新拆卸安装,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非密封式的工程废料储存转运装置来解决该问题,同时在转运筒进入和移出过程中始终保持除尘作用,适应多种场景,提高除尘效率。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