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ALC板材领域,介绍了一种新型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材。该板材由ALC夹芯板、织物增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和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组成。ALC夹芯板通过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工艺制成,织物增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位于夹芯板一侧,另一侧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织物增强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由第一高延性混凝土层、纤维织物网格层和第二高延性混凝土层依次构成。该技术以其轻质、高强度、简易生产流程和低成本造价而受到青睐,能够满足不同条件下板材的抗弯、抗裂和节点强度需求。
背景技术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ALC)板,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及石灰等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传统的ALC板具有板材重量轻、板材安装便捷、易操作以及施工速度快的优点;由于其质地疏松多孔,常常作为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材料;ALC板既可做墙板,又可做屋面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
传统的ALC板普遍没有内部骨架或仅内嵌有经过处理的钢筋增强,由于板材厚度较小,整体板材强度低,导致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差,在使用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板材的断裂或者弯曲,影响使用;尤其因为其强度低,受力性能差,只能用作墙板、屋面板等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构件使用;因此,传统的ALC板在大量建筑中应用时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目前,也有通过设置加强盖板、加强筋网、设置连接组件或内嵌桁架结构对传统的ALC板进行改造,以提升其结构性能;具体方案如下:
(1)在设置加强盖板时,通过在ALC板材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外盖板,并在ALC板材主体和外盖板之间设置垫板,外盖板通过垫板与ALC板材主体连接在一起;其中,通过外盖板、垫板和ALC板材主体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外界冲击力的影响,提高整体ALC板材的耐压性能和稳定性;但在设置加强盖板的方案中,需要对ALC板材主体设计开槽,并需要制作上下垫板、外盖板等构件,存在制作工序流程复杂;其次,需要预留定位孔,再将组件相互连接组合;另外,外盖板、上下垫板等构件进一步削弱了ALC板材自重轻的优势;同时,由于组件繁多提升造价及工序复杂降低效率而造成板材整体费用较高;并且,加强盖板方案只可以降低外界冲击力的影响,提高板材的耐压能力,整体结构的强度提升并不高,依旧只能应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及各种非承重墙体等。
(2)在设置加强筋网时,采用在ALC墙板主体内设置加强筋网,每层加强筋网包括若干根横向加强筋和若干根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固定形成节点;相邻两层加强筋网之间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相邻两层加强筋网上的节点一一对应且通过竖向连接筋固定连接,相邻两根竖向连接筋通过斜向连接筋固定连接;但在设置加强筋网的方案中,需要在ALC墙板主体内的加强筋网,存在钢筋用量较大、工序复杂的缺点,大大降低效率。
(3)在设置连接组件时,将轻质夹心层平铺于预制底板的表面,轻质夹心层与预制底板之间通过多组间隔布置的连接组件连接固定;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管状体和连接筋,连接筋依次穿过多个间隔排布的管状体,管状体的一端垂直穿过轻质夹心层后锚固于预制底板中;由于连接组件的数量较多,制作虽简单但组合却费时;其中,管状体的通过会引起缺陷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使得轻质板的整体受力产生存疑的缺陷。
(4)在设置内嵌桁架结构时,采用在板材主体内嵌桁架;桁架包括主筋和连接筋,主筋平行设置有三个、并呈等腰三角形分布,连接筋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主筋之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位置;通过板材主体内部桁架来提升整体性能,但桁架的用钢量较大,导致板材的造价大幅提升;同时,由于板材表面的材料没有改变,在使用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板材的断裂或者弯曲,影响使用。
综上所述,现有针对传统ALC板材改造的技术手段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效率低下且造价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