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输浆式织物传感器涂覆装置,由上浆盒、丝网组成。上浆盒内设上浆口和控制盒,控制盒内含移动板与连通区,移动板与盖板相连,连通区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连通孔。上浆盒与丝网底部相连,丝网顶部高于底部,一面与刮刀相连。工作时,移动板向连通区移动,增加压力,使电浆从上浆口溢出,实现自动上浆。刮刀沿丝网斜向上推动电浆,电浆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在刮刀底部,确保电浆充足,印刷效果均匀。本设计印刷效果均匀,具备自动上浆功能。
背景技术
可穿戴传感器是一种柔性的传感器,使其与人体皮肤或衣服相贴附,从而收集各种健康、运动和环境数据;因而,织物传感器应然而生,织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将压力转化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超薄纺织材料,这种传感器通过将柔性或微型传感器嵌入织物中,从而实现感应温度、压力、位移、电流等多种物理或化学刺激的效果;现有的织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基层织物与表面传感层,表面传感层多为应力传感器,其主要成分为各种导电的电浆,一般情况下,将电浆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涂覆以形成表面传感层。
申请号为202210667037.4,申请日是2022年06月1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织物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穿戴织物应变传感器为层状结构,其包括修饰织物以及覆于修饰织物一侧表面的碳基油墨导电薄膜;修饰织物包括织物基底以及热熔固化在织物基底面向碳基油墨导电薄膜的一面的转印纸,碳基油墨导电薄膜上连接有导电电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转印纸热熔固化到织物基底表面形成修饰层,得修饰织物;(b)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碳基油墨承印在修饰织物上,并进行若干次印刷;(c)将所得织物基导电薄膜辊压,再连接导电电极,虽然该设计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实现了表面传感层的制作,但仍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在丝网印刷时,浆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在丝网部分区域堆积较多,部分区域堆积较少,刮刀在水平移动推动浆料时,会导致基层材料上的部分区域的浆料较多,部分区域的浆料较少,故印刷效果不均匀。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