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聚焦于饲料添加剂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旨在增强母羊的繁殖能力。该添加剂由0.5克D-天冬氨酸和1.5克N-氨甲酰谷氨酸组成,通过科学配比,能够显著提高母羊的繁殖力。本技术不仅提升了母羊的超数排卵数、优质卵子率、发情率、妊娠率和产羔数,还改善了羔羊的健康状况。与生殖激素相比,这种功能性氨基酸添加剂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且避免了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的卵巢发育异常等副作用,实现了养殖过程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性,为养殖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背景技术
母羊繁殖力低下已成为制约肉羊产业高效发展的瓶颈,其中母羊产后乏情、产后发情间隔长是引起母羊繁殖力低下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提高母羊繁殖力的技术通常使用外源激素进行诱导发情(同期发情)处理,用外源激素处理法来缩短产后发情间隔,对提高母羊繁殖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外源激素处理方法有其局限性,一方面,母羊产后乏情期长的机制不明确,目前的方法没有考虑母羊内在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发育状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再者,反复使用外源激素或使用量不当会造成母羊卵巢囊肿、发情和排卵异常等副作用,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激素处理法有明显的短板。因此,亟需研发绿色、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缩短母羊产后发情间隔的技术。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配种时间(8-9月配种改为10-11月),产羔时间调整到春季(3月10日至4月15日),从而提高了羔羊的成活率。还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以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率。在功能性氨基酸的应用上,国内在功能性氨基酸(如NCG、D-天冬氨酸)对单胎动物繁殖性能、生长速率和肉品质的影响方面,已有一些初步研究。但是,由于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结构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功能氨基酸是否能被应用到羊上以提高其生产或繁殖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提高母羊繁殖性能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