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结合保鲜剂和蓝光的低能耗光催化保鲜方法,用于预制滩羊肉。具体步骤包括:1) 制备含有30μM姜黄素和100μM没食子酸辛酯的保鲜剂;2) 将新鲜滩羊肉切割并腌制,制成预制滩羊肉;3) 对预制滩羊肉进行保鲜剂喷淋和450nm蓝光照射处理,随后在4℃冷库中储存。该技术利用保鲜剂和蓝光清除肉制品表面的有害菌,释放活性氧,有效减缓羊肉在4℃下的腐败速度,实现与0℃相当的储藏效果。
背景技术
羊肉易腐败变质,在4℃冷藏过程中也能滋生假单胞菌和索丝菌等嗜冷菌,这些细菌能够利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羧酸导致羊肉腐败,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传统的肉制品保鲜技术主要是热处理和化学处理,这些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存在应用局限性。
热处理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并且有些食品不适合于热处理,热处理到售卖场景的二次加工会对食品带来不利影响;长时间化学处理易使得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诞生超级细菌,并且化学残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光催化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与医药。Nature的研究揭开了光催化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近期,光催化技术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也有相关应用,复合光敏剂、光响应薄膜和可食用涂层等手段可以保护肉制品远离微生物的污染。
有研究显示,利用光响应薄膜能够有效清除鸡肉和猪肉中的细菌,减缓脂质氧化。光催化技术用于保存三文鱼和金枪鱼能够有效的减缓水产品的色泽变化和微生物增殖延长货架期。有一些可食用光响应涂层能够有效的减缓果蔬中的水分流失,减缓肉制品的pH等变化,而且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涂层,在延长冷藏产品的保质期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但光敏剂水溶性差,在复杂的条件下不稳定易失去生物活性。食品中能够利用的光敏剂具有严格的筛选要求,并且对不同的食源性病菌的有效去除率不同导致光催化技术杀菌和保鲜效率不同。可食用光敏剂以香辛料居多,若光敏剂浓度过高其自身的颜色会影响肉制品的感官。
目前的研究针对于同等处理条件下延长货架期,不利于产业应用。临时仓储和冷链运输需要一种降低成本,高保鲜效果的肉制品保鲜技术,现有的保鲜技术难以满足低能耗需求。在临时仓储和冷链运输中,0℃能够有效的减缓食物变质腐败,然而这增加了维系成本。因此,如何寻求一种高效灭菌保鲜技术,使得在4℃的条件下能够达到0℃的保鲜效果,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这是目前临时仓储和冷链运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7467173A公开了一种光热响应壳聚糖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将铁离子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加入水中,之后加入分散剂,搅拌,得到混合溶液a,离心并收集沉淀;将所得沉淀分散于水中,得到纳米混合溶液A;向混合液A加入银氨溶液并搅拌,然后再加入水、柠檬酸钠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中的一种,原位合成纳米混合溶液B;将混合液B进行离心,将所得沉淀分散于水中作为储备溶液;将壳聚糖乙酸溶液、明胶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得到预成膜溶液,加入甘油和所述储备溶液,得到成膜溶液,将所述成膜溶液倒入模具中蒸发烘干即得所述光热响应壳聚糖保鲜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303466A公开了一种光敏抑菌功能的保鲜薄膜的制备方法,利用β-环糊精对黄连素进行包合,得到β-环糊精/黄连素包合物;以所述β-环糊精/黄连素包合物、柠檬酸酯和聚醋酸乙烯酯为原料,溶解于乙醇溶液中,得到薄膜涂层液;将所述薄膜涂层液均匀涂布于保鲜膜双侧表面,烘干,即得具有光敏抑菌功能的保鲜薄膜。
以上公开专利具有较好的保鲜和抑菌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制备繁琐,且上述发明并不具有降低能耗的作用,不利于临时仓储和冷链运输的使用。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