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双边驱动悬浮列车系统 [专利]
2025-01-24 17:33
No.1332403069245464576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双边驱动悬浮列车系统,属于悬浮列车技术领域。该系统通过解耦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简化了控制难度,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系统由车体结构、工字型支撑梁、悬浮系统、安全限位与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组成。车体结构包含列车车辆和底部的悬浮架,悬浮架为倒“U”型,工字型支撑梁的上翼缘和腹板部分嵌入悬浮架内。悬浮系统位于悬浮架腔体顶壁与上翼缘上表面之间,安全限位与制动系统位于上翼缘侧面与悬浮架腔体侧壁之间,驱动系统则位于工字型支撑梁腹板侧面与悬浮架腔体侧壁之间。本系统旨在提升悬浮驱动系统的整体性能。
背景技术
磁浮交通已在中低速和高速实现了商业运营及商业示范运营,目前高速磁浮与中低速磁浮运用最广泛的悬浮制式为电磁悬浮制式,驱动系统为电励磁直线电机系统与感应电机直线系统。而高速磁浮与中低速磁浮的悬浮与驱动均存在一定的耦合。 高速磁浮列车的电磁铁装置集悬浮及驱动一体化,车载电磁铁为悬浮及驱动系统提供励磁磁极,驱动系统电流变化引起的交叉耦合现象会给悬浮系统带来影响,给悬浮系统带来不稳定因素;导向系统则独立于悬浮驱动系统,包括导向电磁铁、导向传感器和导向控制器,导向系统为独立的主动控制系统,增加了磁力系统控制的复杂度。 中低速磁浮的电磁铁装置集悬浮及导向一体化,车载U型电磁铁与倒U型轨道构成了列车的悬浮与导向系统,可实现自动导向,无需主动控制;驱动系统则独立于悬浮导向系统,由车上安装的短定子绕组与轨道反应板构成,受效率、功率因数和接触供电影响,仅适用于低速应用,该系统悬浮间隙与驱动间隙总和一定,此增则彼减,悬浮间隙的变化会影响驱动控制,增加了磁力系统控制的复杂度。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王欢  赵元哲  林国斌  张雯柏  任朝玮  任思哲  张路爽  罗义洋
技术所属: 同济大学
相关技术
车辆中控系统、中控屏幕连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车辆中控系统、中控屏幕连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一种车辆线控转向冗余控制方法 一种车辆线控转向冗余控制方法
一种权重自进化的智能汽车个性化换道决策系统 一种权重自进化的智能汽车个性化换道决策系统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一种管道机器人底盘 一种管道机器人底盘
一种具有双缓冲结构的轮足腿及轮足机器人 一种具有双缓冲结构的轮足腿及轮足机器人
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车辆联合优化部件与控制参数方法 一种功率分流混合动力车辆联合优化部件与控制参数方法
一种内置电机式拖拉机驱动桥 一种内置电机式拖拉机驱动桥
基于三级定位与两级路径规划机制的交叉路口路径规划与跟踪方法 基于三级定位与两级路径规划机制的交叉路口路径规划与跟踪方法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和节能性的适应控制方法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和节能性的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