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便携式空气制水系统及其智能调控技术,该系统由制冷系统、蒸发冷凝系统、转轮系统、空气换热系统、集水系统和测量控制系统组成,分布在上下两层空间内。系统通过分离制冷和蒸发冷凝系统,实现冷量和热量的高效利用。配备三路气流组织的风机,利用全热交换器对再生空气进行冷却,同时使用蒸发器冷凝后的空气对吸附转轮进行冷却。系统采用气候适应性设计和间歇式运行控制模式,旨在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实现装置的气候适应性制水,以及在小空间内实现大流量空气的高效增湿和冷凝制水。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场合,如干旱地区,沙漠地区等,淡水资源极其匮乏。如何高效节能地制取淡水或饮用水是公认的技术难题。
目前研究已知,空气中的水含量估计约为14000km3,是一个巨大的水资源库。但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极其有限,需要以大流量循环的方式进行制取,因此,从空气中制取饮用水的速度和制水量普遍较低。
目前,空气制水的普基本原理是冷凝制水。但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需要进行集中增湿后再冷凝制水,由此产生了吸附与冷凝集成的制水方式和共识技术。目前大部分的空气制水方式都是基于这种技术集成模式,所不同的是吸附剂材料、具体的流程和控制方式等不同。如专利《吸附式空气制水装置》(201820507488.0);专利《一种太阳能吸附制水装置》(201020254466.1);专利《一种制水、制冷、空气净化集成系统》(201620919668.0);专利《一种空气制水机》(201721603892.X);专利《一种在低湿环境下的空气制水方法》(201811470662.X);专利《空气取水装置及空气取水车》(201520809623.3);专利《海岛空气取水装置及其取水方法》(201710124295.7);专利《一种空气取水设备的取水柜》(201920103760.3);专利《一种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201210149074.2);专利《基于吸附的外热式小型空气取水装置及方法》(201910024129.9)。
上述专利都涉及到了空气增湿再到冷凝制水的公认技术模式,但具体流程、结构和部件各有不同。然而,如前所述,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低,所在地区气候会发生季节性的年变化和昼夜的日变化,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参数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了制水装置的气候适应性和节能的新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