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针形工夫红茶的机械化生产方法,涵盖鲜叶采摘至萎凋、揉捻、发酵、初理、复理、成型、渥色、固型、足干、提香等关键步骤。特别在初理后,通过精揉机实现茶条的紧致与拉直,渥色阶段赋予茶叶油润色泽。干燥过程采用低温,保持茶条形态。该技术确保了针形工夫红茶的品质,控制精揉时间在30分钟内,减少苦涩味。机械化程度高,工艺参数易控,制茶品质稳定,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与传统方法相比,成本降低超过30%,价格提升超过20%。
背景技术
利川红是利川市开发出的一种名优红茶,长期以来以条形为主,产品种类少,不利于市场推广。利川红基本的加工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每一道工序的具体工艺会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形成。非专利文献(沈强,针形红茶精揉做形工艺参数优化,贵州农业科学,2022,50(12):155~162)报道了一种采用精揉做形的参数(投叶量2.8kg/槽,茶坯含水率32%,做形温度100℃,做形时间30min)。专利文献(CN201610362442.X、CN201811228661.4、CN201610852573.6)报道采用理条机做形工艺,专利文献(CN201510129464.7、CN201610937872.X)报道采用精揉机做形工艺。这些技术要么条索不是很直,要么茶条扁条,而且滋味的苦涩为重。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