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的标志物组合物,用于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该组合物包含rs4925、rs3809875等18个SNP位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利用这些标志物,可以准确评估肝癌患者的预后,为预后不良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背景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86.5万人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每年约有75.8万人死于肝癌。肝癌的主要组织学亚型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方便叙述,以下简称肝癌。手术切除以及射频消融是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约50-70%的肝癌患者在外科手术切除术以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肝癌患者中存在肿瘤更具侵袭性的患者亚群,这些患者在根治术后可以从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精准评估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是确定哪些患者需要辅助治疗的关键。目前,TNM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脉管侵犯等通常用于评估肝癌患者术后的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然而,具有相同TNM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以及脉管侵犯状况的患者可能存在迥异的预后,因此,当前的针对肝癌的术后复发评估分期系统的预测手段亟待提高,这有望通过使用已验证的特异肿瘤生物分子标志物来实现。目前已有报道几种多基因分类器来预测肝癌的复发转移风险,然而,迄今为止,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没有稳定可靠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预测肝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评估。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80%以上。随着全基因组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包括癌症在内的与疾病结果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预测,并且表现出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还没有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肿瘤预后的SNP位点被应用于肿瘤预后预测。但是,在已有的一些报道中探讨了相关基因的变异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涉及DNA修复基因(ERCC1,XRCC1)、趋化因子(CXCL12,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白细胞介素(IL-8)、肿瘤抑制基因(TP53)、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E1)、前列腺素合成关键基因(PTGS2)、泛素-蛋白连接酶(MDM2)等;然而由于这些研究所涉及样本量相对较小,受人群结构等混杂因素影响较大,所得结果仍存在一些争议,其潜在价值不足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