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高效发酵技术及应用饲料
2025-01-28 11:25
No.1333759833471721472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水稻秸秆发酵工艺及其制成的饲料。该工艺包括将秸秆剪切成2-3厘米的小段,经过高温高压处理以去除多余水分,随后进行发酵,最终生产出高营养价值的饲料。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稻种植大国,2023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为29920千公顷,水稻产量为21284万吨。据统计我国每年秸秆可达9亿吨,其中水稻秸秆约为2亿吨,资源丰富。随着人们对肉、奶、蛋需求比例上升,粮食需求也大幅提升。这样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饲养牲畜,影响了粮食自给率。而玉米、大豆等粮食资源价格居高不下,开发非粮饲料资源是缓解“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干秸秆质地粗硬且适口性差,在单胃动物中直接饲喂几乎没有价值,干秸秆常作为粗饲料直接饲喂反刍动物,主要起维持瘤胃正常功能的作用,利用率较低,饲用潜力未被充分挖掘。据测定,自然风干水稻秸秆干物质含量89.2-91.4%,干物质基础中粗蛋白3.7-4.1%、粗脂肪2.7-3.3%、粗纤维61.5-64.1%。降低纤维含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成为秸秆饲粮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秸秆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加秸秆表面积,破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化学键,减少纤维素的结晶,从而提高秸秆的降解效率。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碾磨和挤压)、辐照处理、高温和电解等技术等,可有效增加秸秆的接触面积但是对于提高纤维降解率依旧有限。化学预处理主要包括酸预处理、碱预处理、离子液体预处理等,可有效打破木质纤维素结构,但酸碱液体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后续生物利用造成困难。生物预处理主要通过微生物处理秸秆,缩短后续厌氧发酵时间,提高秸秆产物生成量。 中国专利申请CN109938158A公开了一种水稻秸秆微贮发酵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经过发酵处理后制得发酵饲料,饲料可长期贮存。但是CN109938158A其实并没有有效解决水稻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过高的问题,且制作时间较长,上述方法的菌种需要培养2-10天,将水稻剪碎至3cm后接种菌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厌氧发酵,发酵25-30天,得到的发酵饲料能长期贮存,但是并没有解决水稻秸秆粗纤维含量高的问题,耗时长且资源利用率较低。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汪以真  王嫣  苏维发  张彦哲  沈雨甜  余之信  靳明亮  路则庆
技术所属: 浙江大学
相关技术
一种中药处理设备 一种中药处理设备
一种冷冻生坯面团可食性表皮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冷冻生坯面团可食性表皮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可喷涂、大规模生产的水凝胶水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可喷涂、大规模生产的水凝胶水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富含DHA和EPA的微藻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富含DHA和EPA的微藻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翠兰松针茶糕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翠兰松针茶糕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利用蔗糖替代组合物制作减糖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的方法 一种利用蔗糖替代组合物制作减糖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的方法
一种提高冷冻低盐鱼糜制品冻藏稳定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冷冻低盐鱼糜制品冻藏稳定性的方法
一种光控低盐火腿制备的堆叠方法及装置 一种光控低盐火腿制备的堆叠方法及装置
一种从果蔬农业工业副产品中回收的食品原料制备烘焙食品的工艺 一种从果蔬农业工业副产品中回收的食品原料制备烘焙食品的工艺
一种显著提高鱼肉冷冻品质的冷冻液及其冷冻方法 一种显著提高鱼肉冷冻品质的冷冻液及其冷冻方法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