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多糖作为黄精中的核心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通过DEAE-sepharose FF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技术成功提取出黄精多糖PSPF,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进一步分析其分子特性。
背景技术
黄精(Polygonatum Rhizoma)为天门冬目(Asparagales)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单子叶植物,《中国药典》(2020版)按照根茎结节连接方式、外观形态、薄层鉴别方法系统性把黄精划分成3个种类,分别为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P.sibiricum)、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ingianum)、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P.cyrtonema)。按形状不同,习称“鸡头黄精”、“大黄精”、“姜形黄精”。干燥的黄精根茎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具有甜味和香味,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营养物质来源。黄精根茎作为药食同源的重要部位,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名医别录》最早记载黄精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黄精甘甜易食,可充饥,还具有滋补养阴的功效。黄精多糖是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的黄精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此外,黄精多糖因毒性低、副作用少而被广泛用作药物补充剂(Luo et al.,2022;胡等人,2023;王等人,2020)。然而,黄精多糖的不同活性与其成分密切相关(Ji,Yan,Hou,Shi,&Liu,2020),黄精多糖由糖苷键连接的单体糖单元组成,不同的糖苷键结构和分子量可能会改变黄精多糖的药理作用和机制(Liu et al.,2015;王等,2022)。目前,黄精多糖的结构和组成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Hu et al.,2023)。
高脂血症是一种高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甘油三酯(TC)疾病,对心血管疾病(CVD)的进展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赵等人,2016)。目前,高脂血症已成为早期心血管疾病日益关注的目标,也是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Shi,Wang,Wang,&Feng,2016)。因此,建立合适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对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高脂血症的主要模型包括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脂肪乳液诱导的高血脂、蛋黄乳液诱导的低脂血症和Triton WR1339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Levine,&Saltzman,2007)。近年来,蛋黄乳液诱导的高脂血症模型因其时间短、成功率高的优点,已被应用于高脂血症相关药物的开发(Ademuywa,Fasogbon,Bamidele,&Ukpo,2023;孔,刘,李,陈,2018)。本研究利用蛋黄乳液诱导了高脂血症模型,并检测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急性高脂血症模型。
高脂血症的临床经典治疗方法包括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相当程度的肝功能障碍和肌肉骨骼副作用(Collins等人,2016;Karr,2017;罗、杨和宋,2020)。近年来,安全有效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在急性高脂血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不同植物中的天然大分子,在免疫调节、抗炎和降血糖作用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前景(Fernandes,&Coimbra,2023)。此外,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多糖甚至具有抗氧化功能,从而更好地治疗肝细胞脂肪变性(Ti等人,2022)。研究显示多糖可能是有效的降血脂的天然食品或药物。研究人员发现黄精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很少有对黄精多糖进行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价的报道。更重要的是,关于黄精多糖PSP(简称PSPF)的结构与其降血脂作用和机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较少。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