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专注于尾矿处理,特别介绍了一种基于钒钛尾矿的无熟料胶凝材料及其制造工艺。该材料主要由钒钛尾矿粉构成,重量比例在200至250份之间。
背景技术
攀枝花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产地,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其中钒钛磁铁矿的储量超过70亿吨,钛资源储量8.7亿吨,占全国的90.5%。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废材料,而钒钛尾矿则是重要的废弃物之一。提钛渣是矿山开采后,含钛高炉渣经过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后产生的一种钛含量高、含氯的无机材料。目前并没有经济环保的措施对该种材料进行回收。这就导致钒钛尾矿和提钛渣只能大规模堆积存放,但是该种存放方式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存在着大面积土地占用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目前胶凝材料的制备主要依靠水泥,而水泥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以下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1)生产水泥时不可避免地造成CO2排放,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CO2的排放量达13.79亿吨,2022年较2020年CO2的排放量下降13.77%,所以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水泥的使用量也要逐步降低,这样才能实现水泥产量下降,进而减少CO2的排放量;(2)水泥生产、使用成本高,大量使用水泥制备胶凝材料会增加工程成本,如在矿山填充中使用水泥制备胶凝材料用于矿山空区的填充,水泥成本占充填成本的50%。水泥基胶凝材料是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固废材料的再利用以及水泥基胶凝材料使用量的减少已成为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