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推拿检测的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该系统由两个长方体放置台(A和B)、两组滑动支杆和两个支撑架构成。放置台B与放置台A相连,共同支撑推拿动作的捕捉与分析。
背景技术
三维动作捕捉也叫做三维动作追踪、三维运动追踪,是一种用于准确测量运动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状况的技术。它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原理,通过排布在空间中的数个视频捕捉设备将带有跟踪设备的运动物体的运动状况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使计算机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时间计量单位上物体的不同点的空间坐标(x,y,z)。运动捕捉(Motion Capture或Mocap)在电影制作和游戏中,更多指的是匹配移动。
现有的动作捕捉应用于人体动作识别、飞行器姿态分析等,这些应用都是将我们获取到的惯性数据信息经过过滤整合等操作,并通过一系列的算法进行分析,得到最终结果,其可以是人体三维动作的重构,也可以是飞行器或物体等姿态的分析。这些都是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对仿生工程,医学工程,体育竞技以及游戏动画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步态分析是三维动作捕捉在临床医学上的主要应用。MotionAnalysis数字影像捕捉分析系统在步态分析上的应用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病人走动时,系统可以实时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MotionAnalysis系统还可与测力台、表面肌电等输出模拟信号的设备同步。结合OrthoTrak、SIMM等软件,可同时对受试者的步态、肌肉长度、表面肌电、受力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医学上的运动分析和运动医学来讲,三维动作捕捉能够给用户在许多方面(如提高运动成绩、预防损伤、状态恢复、运动装备/康复治疗装备等)提供准确的分析和评估。基于该设备提供的准确数据,教练、队员、队医、康复师能更加有效地制定训练计划、治疗方法和康复原则。
法是用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受术部位,以肘关节的主动屈伸带动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的旋转,使小于际尺侧与手背尺侧半在受术部位上作持续的来回滚动,成为法。上海中医药大学法创始人“丁季峰”曾提出了“丁氏法”,该方法能够疏通经络,清肝明目,开胸导滞,缓痉镇痛,尤其适用于关节受损疼痛的患者。
目前临床中教学法的演示需要通过自身身体上粘贴标记的Mark点,利用三维动作捕捉镜头进行分析反应人体关节的运动特征,该法操作需要在检测平台上进行演示,而现有的检测平台多为无缝隙的长方体桌,因此在医者演示操作法运动时,医者手背侧粘贴的Mark点在翻动时容易碰到桌面,造成Mark点脱落,不利于正常法操作,同时也不利于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镜头接收到身体上粘贴标记的Mark点,因此传统的检测平台无法测量医者法演示推拿的具体过程,只能把手放在桌子的边缘,间接的反映法的运动学特征,检测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检索现有专利,并未发现类似的专利。
所以综上所述,先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利用三维动作捕捉镜头检测到滚动手法运动的轨迹点,且方便调节尺寸,能够直接反映法运动学特征的推拿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法检测平台,但是关于这种新型的推拿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法检测平台,目前还未见报道。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