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免疫球蛋白领域,特别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区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与流行毒株。该技术详细揭示了E2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制备方法,包括重链可变区(SEQ ID NO:1)和轻链可变区(SEQ ID NO:2)的序列信息。
背景技术
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生猪产业的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家猪和野猪是猪瘟的主要易感动物,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广泛性出血、繁殖障碍、呼吸困难和高热稽留等,急性猪瘟潜伏期较短、致死率高,患畜仅在感染后10~20天即可出现死亡,亚急性和慢性猪瘟会导致患畜间歇热、生长发育迟缓等,并最终死亡,持续性感染患畜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怀孕母猪易出现流产和死产,同时也是危害较大的传染源。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是引起猪瘟的病原,其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囊膜,病毒粒子呈直径约为40~60 nm的球形,基因组大小为11.3~13.0 kb,包含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产生一个有38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聚蛋白,经蛋白酶进一步切割产生4种结构蛋白(Core、Erns
、E1和E2)和8种非结构蛋白(Npro
、P7、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其中结构蛋白Erns
和E2、非结构蛋白NS3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E2蛋白是CSF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其大小约为51~58 kDa。E2蛋白的氨基端依次有B、C、D、A四个抗原结构域,进一步可划分为B/C和D/A两个抗原结构单元,大部分抗原表位位于其中。
随着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 C-strain)的广泛应用,我国猪瘟得到广泛控制,目前的流行呈多点散发特征,CSFV共有3种基因型(基因1~3型),其进一步可以划分为11个基因亚型(1.1~1.4;2.1~2.3;3.1~3.4),目前流行的毒株为2.1亚型,2.1亚型流行毒株进一步可以划分为10个亚亚型(2.1a~2.1j)。现有的CSFV血清学检测技术不能区分C株免疫和流行毒株感染,这极大的制约了CSFV的净化,因此亟需开发可以区分CSFV疫苗株和流行毒株的检测方法。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