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创新发明属于医学设备领域,详细描述了一种蒙医智能脉象模拟设备。该设备由外壳构成,内部包含手腕模型,并覆盖有皮肤模拟层,以及内置模拟脉搏跳动功能的脉动装置。
背景技术
蒙医脉诊理论是蒙医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蒙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是服务于辨证论治的诊断方法。蒙医脉诊作为蒙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蒙医脉诊的深入研究是蒙医学术领域亟待发展和创新的课题。蒙医的“望、问、切”诊法,实际上是通过医生的各种感觉来集中实现的,它不可避免的带有模糊性,脉诊也不例外。蒙医脉诊把“位、数、形、势”作为脉象的组成因素,因为“位、数、形、势”每个都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将“位、数、形、势”作为单纯的物理因素,机械的用压力、脉率等物理参数来描述,或用时域、频域来分析,还不足以揭示脉象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及其变化,更不能由此抓住蒙医脉象诊疗的科学规律。蒙医脉诊虽然与中医脉诊有渊源关系,但在借鉴、吸收和利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异,其不同之处有:诊脉部位、方法、正常脉象及分类、基本脉象等均不相同。
蒙医脉象模拟设备不仅是能够为医护人员理解掌握蒙医脉诊带来便捷,同时随着通信、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通过蒙医脉象模拟设备可实现远程的蒙医脉诊。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5469681A公开了脉象模拟器,通过脉冲电源在仿生手臂上模拟脉搏的震动,专利公开号CN201000691Y公开了脉象模拟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蒙医教学中使用的脉象。但脉象模拟通常基于手腕模型上,而手腕模型多由硅胶或橡胶制成,以模拟人体皮肤,脉搏的震动则通过硅胶或橡胶传导至手腕模型表面供学生学习实践。手腕模型的材质会随着使用逐渐老化,使其弹性下降,会减少传递的脉搏震动幅度,从而导致脉象模拟的精确度下降,影响蒙医脉诊精度。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