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海水提铀材料——小粒径水铝英石-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材料通过过硫酸根离子处理纳米矿物水铝英石表面羟基,实现了在水铝英石表面接枝偕胺肟化聚丙烯腈,显著提高了海水提铀效率。
背景技术
实现思路
本申请涉及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包括改性淀粉颗粒和若干硅基材料颗粒,硅基材料颗粒至少嵌设在改性淀粉颗粒中,改性淀粉颗粒包括碳纳米材料和淀粉,且碳纳米材料与淀粉通过含氧官能团键合连接。含氧官能团键合连接限制了淀粉分子的自由移动,抑制了淀粉发泡。因此,本申请硅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制得硅碳复合材料中的硅颗粒周围的碳壁厚度均匀。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再与淀粉混合、与硅基材料颗粒混合,最后进行造粒处理,使改性碳纳米材料与淀粉中的含氧官能团形成键合连接。该前驱体用于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导电性、容量、稳定性等综合性能。
本发明属于有机功能材料与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氘代咔唑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层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了4种基于氘代咔唑的自组装单分子层空穴传输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将其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到PM6:Y6和D18:BTP‑eC9体系中的,制备本体异质结有机光伏电池器件,最高获得能量转换效率为18.68%。并且,4种基于氘代咔唑的自组装单分子层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合成方法简单,产率高,具备优良的批次间性能一致性与结构易调节等优势。这表明氘代咔唑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层空穴传输材料是提高光伏器件的光伏性能的有效途径。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磷酸钛锰钠正极材料的改性制备方法,包括:S1、称取金属离子螯合剂配制溶液Ⅰ;S2、称取锰源、钛源、钠源,溶解于溶液Ⅰ中得溶液Ⅱ;S3、将Li、Mg或Ca源材料溶于溶液Ⅱ中得溶液Ⅲ;称取磷酸盐配制溶液Ⅳ;S4、将溶液Ⅳ逐滴滴入溶液Ⅲ中;S5、在油浴条件下搅拌,然后干燥、煅烧,即可得到目标的改性磷酸钛锰钠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向磷酸钛锰钠Na<subgt;3</subgt;MnTi(PO<subgt;4</subgt;)<subgt;3</subgt;正极材料中引入低轨道能级元素Li、Mg或Ca,同时对制备方法进行控制,得到改性磷酸钛锰钠正极材料,构建了Li(Mg、Ca)‑O‑Mn电子构型,实现了反位缺陷的抑制,有利于电化学性能的提升。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吲哚并吲哚喹喔啉并吩嗪MR‑TADF蓝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该类材料具有刚性大平面骨架,有多个化学位点修饰,可通过简单调控外围挂接基团,实现材料的高效、窄光谱带蓝光发光。热分解温度高达426.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甲苯溶液中的光致发光最大发射峰位于458 nm,其半峰宽为40 nm,荧光量子效率为78.2%,获得的掺杂蓝光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发射峰位于468 nm和色坐标为(0.15,0.25),对应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为15.2%。该类结构创新、可扩展性多的MR‑TADF蓝发光材料,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退役/废弃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以磷酸铁锂废粉制备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废旧磷酸铁锂粉末;(2)向其中加入锂源、锰源、磷源进行混料,使混合物中Li:Fe:Mn:P的元素摩尔比为(1.0‑1.2):(0.1‑0.9):(0.9‑0.1):1;(3)将混合物通过水热法处理或保护性气氛下的加热固相处理,即可得到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以退役/废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原料,在不破坏退役磷酸铁锂橄榄石晶体结构的条件下,再生得到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最大程度的利用磷酸铁锂废料中各个成分,此工艺能耗低、流程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涉及Beta分子筛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纳米Beta分子筛的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硅源(如二氧化硅、白炭黑等)和铝源(如偏铝酸钠、硫酸铝等),加入模板剂(如四乙基氢氧化铵)、碱源(如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按照特定的摩尔比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初始凝胶;然后将凝胶进行晶化,可采用常规水热法或微波加热法。晶化完成后,对产品进行过滤、洗涤、干燥、高温煅烧等后处理,最终得到Beta分子筛产品。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纳米Beta分子筛的方法简化了合成步骤、显著缩短了晶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实现对纳米Beta分子筛粒径的有效控制,获得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的纳米级产品。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直纳米晶/非晶三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洗后的导电基底垂直放置于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加入氧化锌前驱体溶液进行水热反应,获得氧化锌纳米棒薄膜模板;S2、将步骤S1获得的氧化锌纳米棒薄膜模板作为工作电极置于电沉积三氧化钨的电解液中,银/氯化银为参比电极,铂片为对电极,电化学沉积三氧化钨,经清洗、干燥后,得到竖直纳米晶/非晶三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该薄膜具有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内独立且较大的光学调制能力、较快的变色速度以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碱溶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该树脂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得到:10‑90份含羟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1‑10份第一催化剂、1‑10份阻聚剂、130‑160份单异氰酸酯类单体、60‑8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70‑130份丙烯酸类单体、10‑50份硅烷偶联剂、1‑10份引发剂、0.5‑1份链转移剂、70‑80份含双键的环氧单体、1‑10份第二催化剂、30‑50份含双键的异氰酸酯类单体和300‑500份有机溶剂;第一催化剂选自有机锡类催化剂、叔胺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催化剂选自叔胺类催化剂、季铵类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碱溶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支链上具有硅氧键与碳碳双键,可提高树脂的附着力和耐酸碱性、光固化能力和显影能力,测得树脂的固含量可为57.3%,本发明还公开了碱溶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负性光刻胶的MIL‑101‑丙烯酸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该复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氮气环境中,将MIL‑101、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丙烯酸羟乙酯与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共混后加热处理,成功制备出MIL‑101‑丙烯酸酯复合物。本发明制备的MIL‑101‑丙烯酸酯复合物作为负性光刻胶改性组分,提升了传统光刻胶树脂的分辨率和整体光刻性能。该方法为负性光刻胶的树脂改性组分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压缩回收装置,涉及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技术领域,该智能垃圾分类压缩回收装置,包括外壳箱体,所述外壳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垃圾进料口,垃圾进料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破袋机构,破袋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连接震荡机构的筛选槽,筛选槽内部设置有拨轮,筛选槽的下方设置有总控制系统,筛选槽的左侧设置有可弹射式传送带,可弹射式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风扇、连接有可移动伸缩机构的真空吸盘组和伸缩机构,可弹射式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压缩机构;此装置可全自动完成垃圾破袋、传送、分类与压缩,对于初步的分类效果显著,功能全面,通用性强;其机械结构简洁合理,极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