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猪饲料添加剂——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在pH值为3.7的乙醇-醋酸铵缓冲溶液中进行,涉及锌盐与二氢杨梅素的合成反应,旨在提高猪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健康。
背景技术
猪巴氏杆菌病是生猪养殖中的一种高发性疫病,易导致大规模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巴氏杆菌的流行与感染依然是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广谱抗生素是治疗猪巴氏杆菌感染的首选,但随着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挖掘更多有潜力的新型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
作为藤茶标志性功效成分的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lin,DMY)具有抑菌、消炎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DMY分子可作为金属离子良好的螯合配体,DMY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往往会优于DMY。中药配位化学学说指出形成配位化合物可以降低中药活性成分的毒性,增加其作用活性。锌是动物的必须元素,由于其在动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而被称为“生命元素”。锌在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维持淋巴细胞和防止寄生虫侵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发生球虫和细菌感染时,会降低组织中锌的含量。锌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锌配合物在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生物活性,可以为设计和制备更有效的锌配合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开发新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新思路。预测将二氢杨梅素与锌元素络合将在兽医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但目前有关二氢杨梅素-锌配合物(DMY-Zn)的制备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Fan Luo(Journal of Nanostructure inChemistry,2022)、Renkai Wang(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2024)、严赞开(光谱实验室,2011)、Yuanyong Yao(Frontiers in Chemistry,2020)、焦小利(亚太传统医药,2009)、孟燕(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和严高剑(广东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等有关DMY-Zn的制备中都没有报道反应收率;袁娟(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报道合成配合物的产率为83%,曾宪华(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报道合成配合物的产率为85.19%,吴春(化学与黏合,2009)报道合成配合物的产率为78.13%;目前尚无DMY-Zn抗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报道。根据对DMY-Zn配合物的系统研究,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猪混饲用的DMY-Zn配合物,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适于规模化生产,反应收率高,产物纯度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