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低GI黄豆大肉粽制作流程,通过在粽子中融入黄豆以部分替代糯米,实现了与传统糯米大肉粽相比更低的eGI值,为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
背景技术
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常被作为中国传统节庆食物。粽子的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直至晋代,粽子则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千百年来,端午食粽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甚至流传东亚诸国。
黄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每100g干黄豆中含有约36g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并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的强度和结构。黄豆富含钾,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帮助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正常工作。黄豆含有大量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黄豆是一种低升糖指数食物,GI值为18,食后不会升高血糖指数,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增加,我国低GI的概念已写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相关标准。1997年FAO/WHO专家委员会将GI定义为:含50g碳水化合物试验食物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与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食物(一般为葡萄糖或白面包)血糖应答之比。GI是反应食物消化吸收速率及餐后血糖应答的重要指标,能够确切地反映食物摄入一段时间后人体血糖的波动状态。高GI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迅速被消化系统吸收,并进入血液产生血糖峰值,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变化剧烈;相比之下,低GI食物消化速度慢,吸收率低,对血糖影响小,胰岛素需求量也相应较少,从而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更有利于血糖保持稳定。低GI食物具有预防糖尿病、控制肥胖、抗高血压等诸多益处,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糯米是高GI食品,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在食用后容易造成血糖的快速升高,过量食用高GI食品可能会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因此,使用黄豆来代替部分糯米,制作一种低GI黄豆大肉粽。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