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BN1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XK1D-8。该标记的开发旨在提高小麦抗条锈病的育种效率,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抗病品种的培育进程。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和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是世界上35%-40%人口的主食。但是,小麦的生产常常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由真菌病原体Pucciniastriiformis Westend.f.sp.Tritic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在全球所各大小麦生产区均有发生。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主要有两种方法,化学杀菌剂以及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其中发掘抗病基因,培育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绿色有效的措施。
目前在小麦中,已经报道86个正式命名的抗条锈病基因(Yr1-86)和大量暂时命名的抗条锈病基因。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可以分为成株期抗性(APR)和全生育期抗性(ASR)。全生育期只对特定的生理小种或毒力小种有效,又称为小种专化抗性,一般属于质量性状,并且由单一主效基因控制,在小麦生长的所有阶段均有效。但是由于条锈菌的频繁变异,新型毒性生理小种的流行,导致在生产上很多单一抗源为主的小麦品种仅仅使用3-5年便会失去抗性。小麦中大量的抗病基因已丧失对新型毒性生理小种的抗性,因此,急需发掘和利用新乡条锈病抗源以及相应基因的分子标记,进一步加快小麦抗病分子辅助育种的进程。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主要是指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主要包括单个碱基的缺失、插入、转换和颠换等。近年来随着小麦基因组的快速发展,SNP标记被广泛应用,以SNP为基础的第三代KASP(Kompetitiveallele-specific PCR)分子标记是一种基于荧光的同质基因分型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引物末端碱基的特异匹配,能够对目标SNP和特定位点上的InDel进行精准的双等位基因分型,具有超高的准确度和转化率、低成本、高通量和简便快捷的结果分析的特点,在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开发与抗条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对于小麦种质资源抗锈病基因快速筛查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这将加快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