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材料技术领域的智能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技术,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体系构建。制备过程包括将PCL颗粒与胶原蛋白溶解,形成溶液后均匀涂覆于基底材料上,随后进行固化处理,最终得到智能创面敷料。该敷料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适用于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慢性创面如压疮、糖尿病足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等的患病率居高不下,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传统的创面敷料如纱布、膏药和绷带等,主要提供物理防护,但保湿性和杀菌效果不佳,更换时可能导致组织黏连和感染恶化。现代敷料如薄膜、泡沫和凝胶形式,能更好地吸收渗出液,维持湿润环境,并可负载抗菌治疗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然而,这些敷料缺乏对创面微环境和愈合状态的动态感知,依赖医护人员经验判断,可能导致误诊和不必要的治疗。
为了准确评估创面状态,通常需要收集创面渗出液进行生化病理检测,这一过程耗时耗力且耗费医疗资源。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敷料应运而生,通过将可穿戴柔性传感与药物释放有机结合,能够感知创面愈合过程中生理参数变化,并根据创面的动态需求提供精准治疗。研究人员开发多路多模态的传感阵列实现创面环境的无线连续监测,并结合热调控治疗、外源性电刺激和刺激性响应控制药物传递等方法进行抗炎抗菌和促进组织再生的联合治疗。这些智能敷料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创面愈合效率,并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
尽管智能敷料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目前开发的智能敷料大多依赖复杂且昂贵的CMOS工艺、不可降解的惰性金属电极以及透气性不足的聚合物基底薄膜,仍然无法避免敷料的更换与移除,存在创面二次损伤风险。因此,智能敷料的研究和开发仍然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临床需求。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