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创新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工艺及其应用。该工艺主要包括:制备羟基磷灰石、浸渍过渡金属盐溶液等关键步骤,旨在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高效制备纳米催化剂,提升催化性能。
背景技术
甲苯作为一种挥发性污染物,由于其具有易挥发性和难降解性,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甲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可以产生造成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的前驱物,并且易在生物体内积存,具有极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因此对其进行去除至关重要。目前去除技术以催化燃烧技术最为常见,其具有处理对象多、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是由于在去除过程中会形成焦炭积累或催化剂中毒,因此催化燃烧技术开发应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研发与制备,设计和制造一种出色的催化剂对于挥发性污染物的去除至关重要。
目前,这种催化剂主要使用传统的热解方法进行制备,将前驱体进行煅烧或还原得到催化剂,例如,中国专利CN110681382A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甲苯的MOF-钴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咪唑-4,5-二羧酸和四水合乙酸钴为原料,加入2-丙二胺溶液,溶剂热反应后得到纯的红色八面体晶体,然后干燥后在空气中分别于250 ℃、350 ℃下煅烧1小时,得到催化剂。中国专利CN116212889A公开了一种Cu-MnO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将一定摩尔量的Cu(NO3
)2
·3H2
O掺杂到KMnO4
与(NH4
)2
C2
O4
·H2
O中后加入乙二醇溶剂混合均匀形成Cu-Mn前驱体,随后将Cu-Mn前驱体转入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最后进行高温煅烧,即可得到不同的Cu-MnO2
催化剂粉体。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均采用将前驱体进行煅烧或还原得到催化剂,但是在处理过程中会造成金属粒子烧结和发生团聚等问题,并且处理时间较长。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