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钒电池的可调节硬度石墨毡及其制造工艺,涵盖以下步骤:通过有机硼化合物对氢氧化镍石墨毡进行处理,以实现硬度的调整。该工艺旨在提高钒电池性能,通过控制石墨毡的硬度来优化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钒液流电池(钒电池)成为新型储能电池的焦点,具有容量独立、功率高、寿命长、可深度放电和无排放污染等优点,既可用作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的配套储能装置,又能在电网系统中实现调频调峰的作用,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电化学储能装置。
目前,钒电池使用的电极材料电性能最为优异的是石墨毡或者碳毡等多孔碳立体电极材料,由碳纤维纺织而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真实比表面积远大于几何表面积,可以提供较大的电化学反应面积,再加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使其成为钒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石墨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电极材料活性低导致的能量效率低、电极与极板之间接触电阻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提高电池能量效率和设计一种简单而性能良好的电极的方法,并且,采用高性能的电极材料和改进电极结构是降低钒电池投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