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低过载仿真试验弹,应用于弹药工程和武器发射技术。该试验弹由风帽、配重体、弹丸壳体、发动机组件、火箭发动机和尾翼组件组成,风帽通过风帽座固定连接。
背景技术
引信是安装在弹药中,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药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系统)。引信安执机构,即安全执行机构,是引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防止引信的发火机构、隔爆机构和其他机构发生意外危险,并只有在预定条件下才能解除引信保险(即“解保”)的引信部件。这一机构确保了引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引信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安执机构能否正常解保,直接关系到弹药的可靠性,因此,安执机构设计完成后,需要在实际解保环境中进行试验验证,这种试验的验证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实弹、火箭撬、模拟续航发动机推进等试验方法。
实弹和火箭撬等试验方法的成本很高,对试验场地的要求也很苛刻,因而在实际试验中较少采用。
炮射弹药的过载较高(一般为上万个g),利用火药装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将炮弹从炮管中推出。与炮弹不同,导弹的过载较低(一般为数十个g甚至几个g),其发射和运载主要依靠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中的推进剂装药燃烧产生压力,喷出的高压气体产生推力,为导弹的发射和运载提供了动力。火箭发动机又可分为起飞发动机和续航发动机。起飞发动机的工作时间较短,因此一般不作为安执机构解保环境来选取;续航发动机虽然过载较小,但工作时间较长,往往作为安执机构设计中的解保环境来选取。
模拟续航发动机推进试验方法又可分为“走钢丝”(或绳索)和“管发射”两种。其中,“走钢丝”(或绳索)方法需要将试验弹悬挂在钢丝(或绳索)上,在发动机的作用下将试验弹沿着钢丝(或绳索)发射出去,所需要的钢丝(绳索)较长,在弹丸飞行距离很长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很困难。相比之下,采用“管发射”(或轨道发射)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方法。在发射管存放和使用的过程中,发射管内壁可能会产生磨损和腐蚀,从而影响弹药在发射管中的运行状态,进而影响弹药的射程、飞行时间和精度,此外,采用“管发射”(或轨道发射)方法,需要对模拟试验弹的结构和参数进行理性设计,以调节过载、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等主要试验参数,从而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