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揭示了黄花棘豆提取物在赪桐有机溶剂提取过程中的助溶剂功能,其富含的三萜皂苷等活性成分显著提升了赪桐提取物的溶解性,同时展现了潜在的杀虫效果。
背景技术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俗称团巴草、马绊肠,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是危害西部天然草场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黄花棘豆内含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等,使其存在巨大的研究价值。超强的野外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分布面积超过300万hm2,丰富的资源储量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俗名龙船花、状元红,是一种马鞭草科大青属的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云南、湖南等地。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不仅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如祛风祛湿、散瘀消肿和清热解毒等功效,也在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关注。田雯等人发现赪桐石油醚提取物中的一些特定的化合物如棕榈酸甲酯、芳樟醇和六氢法尼基丙酮等,在杀虫活性方面表现出色。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其LC50为12.534mg/mL。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而赪桐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作物上的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经从赪桐中分离并鉴定出了30多种化合物,对赪桐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等极性和水溶性组分,对小极性的石油醚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赪桐石油醚提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导致药液浓度不易调配,而长时间储存的稳定性也不尽如人意,使用起来颇为不便。对于赪桐正丁醇提取物的研究报道较少,其杀虫活性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