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通过添加β-环糊精并结合预热处理来制备具有热稳定性的大豆蛋白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将大豆蛋白粉末以0.5%至2.0%的质量浓度均匀分散于水中,并调节pH值至6.0至7.0,随后添加β-环糊精进行预处理,以增强大豆蛋白的热稳定性。
背景技术
大豆是种植范围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类作物。大豆蛋白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及其优良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高蛋白饮料、代餐食品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开发基于大豆蛋白的高蛋白饮料或其他相关食品,已成为食品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是,在高蛋白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确保食品安全并延长其保质期。然而,大豆蛋白在受热时容易发生热变性,导致蛋白质分子间发生过度聚集,形成较大的聚集体。这些聚集体会导致产品中出现沉淀或凝胶化现象,严重影响食品的质地和口感。尤其是在蛋白质浓度较高的体系中,这一问题尤为明显,已成为高蛋白食品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技术瓶颈。
专利CN109553676A公开了一种抑制鱼肉肌球蛋白热变性聚集的方法,该发明中的抑制方法需要对肌球蛋白进行梯度升温的透析和保温,并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加入渗透剂,保温时加入稳定剂,过程繁琐、使用化学试剂繁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专利CN110679725A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该发明中通过添加改性淀粉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热稳定性,对于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变性淀粉虽然改性,但依然属于淀粉类,过多摄入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专利CN 109770041 A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大豆蛋白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热处理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提高了大豆蛋白的热稳定性,并且该方法制备的大豆蛋白在浓度为0.1~1.5%(w/w,g/g)时可以保持一定的热稳定性。然而,在实际研究大豆蛋白的性能时发现,提取大豆分离蛋白所用的豆粕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豆粕的氧化程度越高,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的稳定性越好。豆粕的氧化程度可以通过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总巯基含量反映出来,如图1所示,即豆粕的氧化程度越高,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总巯基含量越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氧化程度较高的豆粕中,巯基氧化成了二硫键,导致最终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总巯基含量降低。通过对来自不同氧化程度豆粕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豆粕的氧化程度越低,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中总巯基含量越高。当大豆分离蛋白中总巯基含量大于1.5μmol/g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热稳定性非常差,即使按照专利CN 109770041 A的方法对该浓度为1%的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热处理改性,改性的大豆蛋白分散液在浓度为10%时进行加热仍然会发生凝胶化。因此,如何提高高巯基含量的大豆蛋白的热稳定性成为了研究中的难点。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