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类氮杂芳环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这些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式I),并已被证实对流感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发,具有高患病率、流行广泛、传播迅速的特点。目前治疗流感的主要手段是采用靶向病毒复制关键蛋白的抗病毒化学小分子药物,比如M2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血凝素(HA)抑制剂、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的亚基(PA、PB1、PB2及其相互作用)抑制剂等。研究中的抗流感病毒的手段有反义寡核苷酸、核酶和脱氧核酶抑制流感病毒复制或RNA表达等。临床上一线抗流感病毒药物为神经氨酸苷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PA抑制剂玛巴洛沙韦,其余药物在这两类药物对特定病毒株、特定人群失效时或对抗一般非烈性病毒时才会选择使用。
然而,奥司他韦的治疗窗较窄,需在感染48小时内使用药效方才明显,且经多年使用,已出现多种耐药株,难以满足临床使用。玛巴洛沙韦是一种近20年来首个全新机制的抗流感新药,由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对多替拉韦的母核进行结构改造得到,全病程只需要服药一次,就能较好地控制病情。在服用玛巴洛沙韦24小时以内就能停止病毒排毒,有效缓解高热、全身乏力等流感症状。但玛巴洛沙韦在临床使用时,发现存在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呕吐等副作用,特别是在儿童患者中的使用时耐药株发生率较高。
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多能够有效治疗如流感等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药物。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