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莱赛尔纱线的抗原纤化处理方法,涉及以下步骤:(1) 制备处理液;(2) 纱线连续浸渍:将纱线连续浸入处理液中,确保纱线均匀吸收处理液;(3) 调节带液率。
背景技术
Lyocell是一种通过干喷湿纺工艺从NMNO溶液中纺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且溶剂NMMO可重新回收利用,回收率高达99.5%。除了绿色性能以外,lyocell纤维同时具备有吸水性好,强力高,有丝绸般的光泽与柔顺手感等优良性能。基于这些性能,可在服装,缝纫线,过滤材料,涂层织物,非织造物等各种工艺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给使用者带来舒适柔软的感觉。由于lyocell纤维拥有来源广泛,且可天然再生,同时其加工工艺清洁无污染,以及在使用之后可被降解的环境友好性等绿色性能,因此,lyocell纤维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新型绿色纤维。
但是,lyocell也有着严重的缺点,即原纤化现象。原纤化现象是指lyocell纤维在润湿条件下,经外力作用,纤维表面会出现细微原纤,原纤相互之间纠缠缠绕打结,外力作用剧烈情况下,在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lyocell纤维的原纤化现象。一方面,利用莱赛尔纤维的原纤化可以做特定的整理效果,如桃皮绒整理效果,丝绸触感和柔软牛仔布等。但更多的是对织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使染色织物老旧,织物出现霜花,白斑,影响使用寿命等。
目前,降低Lyocell纤维原纤化倾向主要是通过抗原纤化交联剂来实现的。Lyocell绞纱通常采用传统浸渍法加工工艺,这种工艺难以使纱线获得均匀的抗原纤化性能,尤其是焙烘阶段,难以使纱线均匀的达到焙烘温度从而实现交联;并且绞纱以较大的浴比浸渍,导致能源成本和用水量高,化学品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Lyocell筒子纱纱线的加工过程包括将纱线缠绕在穿孔管上,然后将这些管放入含有化学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处理过程中,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与纺织纤维相互作用,使化学分子与纤维大分子发生反应,达到预期的性能。
解决lyocell纤维原纤化问题主要是对纤维进行交联处理,其包括如下技术:
CN104005225A公开了一种减少lyocell纤维素纤维原纤化倾向的方法,步骤如下:(1)使lyocell纤维浸入一种含有交联剂、催化剂和渗透剂的溶液中;(2)将该纤维轧干后在75-85℃下预处理90-150s,然后在125-135℃下焙烘90-150s,使纤维固化交联;(3)将焙烘后的纤维用50℃的软水洗涤3-7次,接着用冷的软水洗涤1-3次:(4)最后将纤维在80℃下烘干,即可得到抗原纤化lyocell纤维素纤维。本发明提供的交联剂易得,并通过特定的方法对lyocell纤维素纤维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具有抗原纤化性能的lyocell纤维。
CN 111893749A提供了一种莱赛尔纤维的抗原纤化处理方法,将莱赛尔纤维浸渍在交联液中,采用二浸二轧工艺进行处理,得到抗原纤化处理后的莱赛尔纤维;所述交联液包括交联剂活性物质与潜酸性催化剂;所述交联剂活性物质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C2~C6二醛类化合物的混合物,该处理方法所用的交联剂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设备要求低,同时具有较高的交联效果。
CN 117090052A公开了一种抗原纤化莱赛尔纤维的制备方法,S1)浴比1:4-10,室温加入纤维,按照抗原纤化组合物2-5g/L、元明粉30-50g/L配制交联剂水溶液;S2)升温至60-80℃保温20min,加入纯碱15-30g/L,运转10min后使用30%烧碱溶液调pH=11-12,继续运转30min;S3)出缸,水洗,中和,水洗烘干;所述抗原纤化组合物包括交联剂、分散剂、缓冲剂,其重量份组分是,交联剂:60~90,分散剂:30~50,缓冲剂:1~5,由上述组分混合后喷雾干燥制得固态的抗原纤化组合物。本发明采用多活性基交联剂的混合物为主体,其结构在中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个活性基团被水解,另一个活性基团仍与纤维发生反应,反应性较高,且两种耐酸碱不同的活性基使交联后纤维-交联剂键稳定性好。
由上述专利技术可知,目前针对莱赛尔织物原纤化问题采用“浸轧-烘干-焙烘”或“浸渍+汽蒸”的基本工艺思路,虽然实现了基本的防原纤化目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上述的处理工艺明显存在与绞纱加工工艺类似的缺点,即处理不均匀,并且烘干、焙烘时筒子纱内外温差较大。这两种纱线加工技术都使得交联化学品难以在莱赛尔纱线中充分应用,从而不能在原纤维之间实现有效交联,影响莱赛尔纱线抗原纤化效果,其防原纤化效果远远不能满足纺织品的要求,成为了影响抗原纤化效果的一个因素。轧车浸轧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工厂的大批量纱线生产和整理,而且传统浸渍法耗水量大,相当大一部分助剂被浪费在溶液里,交联助剂的利用率较低,难以在纱线中浸渍足够浓度的交联助剂,这也是影响抗原纤化效果的另一个因素。如何适用于工厂大批量生产,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有效提高助剂利用率,显著提高交联质量,有效降低纱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原纤化倾向,成为了纺织染整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