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微点码技术实现瓶装药品防伪和溯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技术通过测量药瓶的外径直径,设定贴标间隙阈值,并据此确定微点码的最小可读边长,以确保防伪信息的准确读取和药品的追溯性。
背景技术
目前药品追溯采用的信息化标识载体为条形码和二维码,如药品电子监管码、GS1标准二维码、DM码等。条形码、二维码应用于药品追溯,目前只普遍应用在纸盒包装、大容量瓶装标签、外箱标签等等。因产线自动化采集实施困难原因,在安瓿瓶、西林瓶等小容量瓶装药品单支追溯的应用率不高,从而造成国内药品单支追溯推进缓慢,对于药品安全溯源及管控存在风险隐患。
药品要做到溯源,需要在药厂产线对每一瓶药进行数据采集,并由小及大进行各级包装的关联绑定。但由于安瓿瓶、西林瓶小瓶装药品的瓶身外径较小,曲率较大,对条形码、二维码、DM码等采集影响很大,采集成功较低。
在实际生产中,药瓶在流水线上行进或装入托盘后,追溯码的朝向不一。并且条形码、二维码在安瓿瓶、西林瓶场景中无法实现360度数据自动化采集,数据采集实施难度大,产线自动化改造大、技改成本高且采集效果不佳。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