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钼镍矿废渣的生态修复方法,旨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应用杀菌剂降低嗜酸性氧化菌的活性,本技术能够从根源上控制嗜酸性氧化菌产酸现象,显著提升钼镍矿废渣的植被恢复效率。
背景技术
钼镍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多金属复杂矿物资源,主要为沉积型黑色页岩矿床,其成分复杂,含有Mo、Ni、V、Cu、Pt、Mn、Se等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贵州遵义、湘西北、湖北的都昌、云南和浙江富阳等。钼镍矿开采方式主要为井下开采,由于矿层薄,采掘比大,导致开采过程中钼镍矿废渣较多,大量的废渣露天堆积于斜坡或冲沟中,受到风吹雨淋,含有黄铁矿的废渣极易在雨水淋溶和细菌催化等影响下发生氧化放热反应,产生大量的Ni、Mo、V、Cu、Pt、Au、Se等重金属和高浓度硫酸盐,这些污染物质会进入环境污染周边的水体、土壤,并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钼镍矿废渣中含有的硫氧化物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等的催化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和硫酸盐的酸性废水,属于具有浸出特征的危险物质,并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目前,控制尾矿废渣中重金属溶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固化的方式抑制尾矿中有害元素释放,使其无法进入周围环境;二是将重金属元素最大化的从尾矿废渣中浸出,既能减轻尾矿中金属毒性,又能回收利用有价金属元素。但固化只是暂时的抑制了有害元素的释放,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威胁;传统的浸出方法主要是依靠硫酸、氨水等化学药剂进行酸浸或碱浸,很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虽然现有技术中钼镍矿废渣生态化处置是保护周边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能抑制重金属的流出而且具有景观效应,但是植物根系也会促进修复区重金属的溶出并向植物水体中迁移转化,并不能有效抑制重金属和硫酸盐的溶出。如何能有效的进行生态修复并抑制重金属及硫酸盐的溶出是目前对钼镍矿废渣生态修复的重大难题。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