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灰‑偏高岭土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及应用,通过将石灰与偏高岭土复合添加到待改良盐渍土中,实现了对盐渍土性能的显著改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盐渍土与石灰混合,再加入偏高岭土充分拌和,加水至最佳含水量后压实成型,最后进行养护。其中,待改良盐渍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100:7~10:0.53,最佳含水量为12~18%,压实度为96%,养护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大于95%,时间为7~60天。该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盐渍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耐久性,还克服了单一石灰改良的不足,同时降低了石灰用量。本发明适用于氯弱盐渍土的改良,在路基填料、边坡防护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滨海盐渍土是由于海水浸渍、蒸发和地质作用等自然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一类特殊土壤。这类土壤中高浓度的易溶性盐分,尤其是氯盐,对其工程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在土木工程领域,盐渍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常导致溶陷、翻浆和盐胀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增加施工难度和维护成本。传统石灰改良法虽能通过水化反应和碳化作用改善土壤力学性质,但存在干缩性大、易开裂、水稳定性差等局限性,且在高盐环境下效果受限。为克服这些缺陷,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改良方法。
偏高岭土作为一种经高温煅烧的特殊材料,具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和胶凝性质,成为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潜在材料。其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可提高土壤强度和稳定性。此外,偏高岭土的细小颗粒和大比表面积有助于填充土壤孔隙,提高密实度,其良好的吸附性和离子交换能力可有效固定土壤中的盐分。然而,单独使用偏高岭土进行盐渍土改良存在反应速度慢、成本高等局限性。因此,石灰-偏高岭土复合改良法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旨在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克服单一材料改良的不足,提高盐渍土的工程性能,同时降低改良成本。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最佳配比确定、反应条件控制、长期稳定性评估等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改良后盐渍土的工程应用还需更多实践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石灰-偏高岭土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为解决盐渍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深入研究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滨海地区工程建设质量,还可能为其他特殊土壤改良提供借鉴。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