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高粗多糖含量的鲍鱼粉及其应用,该鲍鱼粉不仅具有甘甜的风味,还富含高比例的粗多糖和牛磺酸。具体来说,鲍鱼粉中粗多糖的含量占总质量的40%至50%,牛磺酸的含量也相当高。
背景技术
鲍鱼是中国传统珍贵食材,其鲜味浓郁,肉质细嫩,位列八大海珍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过去十年里,我国鲍鱼养殖产量增长了4倍,据2023年中国渔业年鉴统计数据,我国鲍鱼养殖产量22.8万吨,约占全球90%,其中福建省鲍鱼养殖产量16万吨,占全国的76%。我国鲍鱼产业已形成了育种、养殖、加工、仓储到流通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产业链年产值达400多亿元。随着鲍鱼众多上下游产业的拓展、延伸,一条千亿级别的海洋蓝色产业链在强劲崛起。
鲍鱼加工过程中,占鲍鱼总重量近20%左右的鲍鱼内脏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处理,生产季节售价仅为800-1000元/吨。鲍鱼内脏中含有粗多糖、牛磺酸等大量有益功能保健成分,现有提取生产技术没有解决产品的良好食品感官的问题,制约了鲍鱼内脏的高值化利用。另外,鲍鱼经过干制处理之后,鲍鱼的组织构造发生改变,在复水涨发之后,比鲜鲍更加软糯爽口、回味甘甜,并且有浓郁诱人的干鲍香气,因此也造成了干鲍在中华料理中的地位比鲜鲍还要高,是最名贵的鲍鱼制品。但目前工业化加工的佛跳墙、鲍汁鲍鱼、溏心鲍鱼等明星鲍鱼预制菜产品,往往采用常规冷冻鲍鱼加工,普遍没有传统中华料理“干鲍香气”的感官特性。
此外,现有提取生产技术的所得产物中有效成分通常较为单一,或有效成分提取率低,较难同时实现对鲍鱼多糖及牛磺酸的高效提取,而且,即使能够实现对于多种有效活性物质的提取,也往往是在多步过程中逐步获得各活性成分,很难在同一步处理后同时获得多种有益成分;除了上述缺陷外,还有一个制约鲍鱼粉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重要原因,即现有方法在提取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醇沉步骤以更好的分离这些有益活性物质,而醇沉步骤涉及乙醇,将极大增加消防防爆成本投入及安全风险,从而限制生产。基于此,本发明研发了一种全新的鲍鱼粉规模化生产方法以克服该技术难点,通过更为简单安全的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对鲍鱼多糖及牛磺酸的高效提取,并获得具有“甘甜味”感官的鲍鱼粉。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