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利用白酒酒糟作为培养基质来培育鸡腿菇的新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旨在替代传统的棉籽壳,通过白酒酒糟培育鸡腿菇,具体步骤包括平菇的培养过程。
背景技术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其菌肉肥厚,肉质洁白,细嫩如鸡丝,味道甘醇鲜美,滑嫩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清心安神,降血压,抗肿瘤等。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可见,鸡腿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菌类产品。20世纪80年代鸡腿菇在众多国家相继人工栽培成功。目前主要的栽培配方有:(1)棉籽壳90%,玉米粉8%,蔗糖1%,尿素0.5%,石灰1.5%;(2)棉籽壳85%,麸皮12%,尿素0.5%,石灰2.5%。在这2个配方中,棉籽壳主要提供迟效碳源和部分氮源,同时还起到保水透气的作用;麦麸主要提供氮源、部分碳源和生长因子,蔗糖和玉米粉提供菌丝开始生长时的速效碳源。目前利用上述2种配方生产鸡腿菇工艺已经成熟,全国范围内均有种植。从接种到出第一潮菇的时间一般在80天左右,转化率在90%~100%。但是,上述2种配方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棉籽壳和麦麸,直接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在非产棉区成本更高。加上,目前几乎所有的食用菌栽培都是以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材料(至少占培养料成分的60%以上),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棉籽壳的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加剧,成本也会不断增加。
CN101743850A公开了一种鸡腿菇生产方法,其将新鲜浓香型白酒丢糟加一定量的石灰拌匀,调节pH值至10-12;堆闷48小时,24小时翻堆1次,测pH值,pH值降到8-10后,按照浓香型白酒丢糟87%-93%,麦麸1%-6.5%,尿素0.2%-0.5%,混合均匀,制成培养料,装瓶或装袋,121℃灭菌3-4小时,按8%-10%的接种量接种,照传统的鸡腿菇发菌、出菇管理方法管理;该方法采用多粮浓香白酒丢糟替代棉籽壳生产鸡腿菇,出菇期2-3个月,可连续采4-5潮菇,转化率达到80%-90%。该方法虽然提高了酒糟利用率,但酒糟过多并不利于鸡腿菇生长,也不利于提高成菇质量。
CN112602537A公开了一种双孢菇的培养基质,其原料包括:菌糠腐熟物70~85份、酒糟25~35份、炉灰渣10~20份、泥炭或普通土5~10份、石灰粉2~4份、多菌灵0.2~0.5份;制备方法包括:选择无污染的菌糠,经过晒干或烘干,剔除杂质,用粉碎机粉碎为2~4mm的粒径,按比例称取酒糟、炉灰渣、泥炭或普通土以及多菌灵和粉碎的菌糠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调节使其湿度至36~42%,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于室温下进行密闭堆闷发酵3~5天,最后用石灰粉加水调节其pH值为7.5~7.8,于是得到所述的培养基质。但该方法酒糟利用率偏低,且其培养基质也不适用于鸡腿菇栽培。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