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控制技术、设备与系统
2025-02-11 13:21
No.1338862455459422208
技术概要
PDF全文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控制技术、设备与系统。该方法通过车载端向服务器发送车辆实时位置和激光雷达采集的第一类编码信息,服务器据此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已经从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在未来的无人驾驶场景中,车辆需要依赖于诸如激光雷达等设备来感知周围的其它车辆/物体。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向周围三维空间发射激光光束作为探测信号,激光光束照射到周围三维空间中的待测物体后反射,称为回波信号,激光雷达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关于待测物体的相关信息,如距离、速度等。 当多辆无人驾驶汽车在相距不远的路段行驶时,各辆汽车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有可能接收到周围其他激光雷达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由此导致串扰,在此情形下,激光雷达需要将回波信号与其他激光雷达的信号区分开。 现有技术中,一种抑制多台激光雷达之间相互串扰的方法是,控制多台激光雷达旋转的相位关系,该方法对于抑制安装位置固定的几台激光雷达之间的串扰,效果显著,但对于多台安装在不同汽车上的激光雷达而言,由于各台激光雷达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时变化,在此情况下,上述抑制串扰的方法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种抑制串扰的方法是基于编码,具体的编码方式包括激光的发光时序、激光的功率、激光的频率等,每台激光雷达每次测量时,编码值随机变化,从而降低发生串扰的可能性。 但这种抑制串扰的方法仅仅只能降低发生串扰的可能性,举例来说,假设编码总数目为N,则在采用上述抑制串扰的方法的情况下,两台激光雷达仍有1/N的概率发生串扰,随着激光雷达数目的增加,发生串扰的概率线性增加。假如通过加大编码总数目N的方式来减小发生串扰的概率,则会导致系统功耗上升、成本上升、测量频率下降,甚至是难以实现。 目前市面上具备采用随机编码的方式抑制串扰的功能的激光雷达的编码总数目N通常在10^2量级,对于未来数量较多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相距不远的路段行驶的场景而言,上述方法抑制串扰的效果非常有限(即仍然有较大的概率发生串扰)。
实现思路
阅读余下40%
技术概要为部分技术内容,查看PDF获取完整资料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技术研发人员:
曾昭明向少卿
技术所属: 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技术
技术分类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
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信息集成数字服务
电气机械制造 电气机械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医药制造、生物基材料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石油煤矿化学用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化学原料制品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非金属矿物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金属制品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铁路、船舶、航天设备制造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燃气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水生产和供应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 农副、食品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烟草、酒水加工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纺织皮具居家制品
文教体娱加工 文教体娱加工
苏ICP备18062519号-5 © 2018-2025 【123技术园】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