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设计介绍了一款新型苜蓿草粉碎装置,该装置由粉碎箱体构成,配备顶部进料口和侧部出料口。箱体底部特别设计为坡面,并在远离出料口的一端设有顶块,以优化粉碎效率。装置还包括横向设置的进料装置,确保苜蓿草均匀进入粉碎区域,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背景技术
苜蓿草,别称“紫花苜蓿”,蝶形花科苜蓿属植物的通称。苜蓿草喜阳,喜湿,生命力强,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之间枯萎。其茎直立或铺散,复叶;具3小叶,小叶上部边缘有细齿,托叶贴生在叶柄基部上;花很小,黄色或紫色,成短总状或头状花序,腋生;萼齿近等长,旗瓣长圆形或倒卵形。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苜蓿含有苜蓿多糖、皂苷、黄酮和未知促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改善畜禽生产性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生物学功能。在养猪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苜蓿草深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对苜蓿草进行粉碎处理。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7445901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苜蓿草粉粉碎机构,包括粉碎箱、入料管和出料管,入料管的内部安装有切料机构,第一伞形齿轮的外侧安装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的内侧安装有粉碎辊,粉碎箱内顶部的两端安装有清扫机构。该现有技术通过切料机构,对入料管中投入的原料进行剪切操作,使其在进入粉碎箱中前得以进行初步地粉碎处理,提高粉碎效果,设置的清扫机构,使该装置具有自动清扫粉碎辊表面粉碎残渣的功效。但该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底部设置斜面倾斜出料会在箱体底部有所残留,导致出料不够完全;其二,该现有技术采用清扫机构对粉碎辊进行清理,但清理后刮板上也会粘附部分残渣,清理效果差;且该粉碎机构无法进行多次粉碎,只能从过滤网中取出再次投入进料口,费时费力,粉碎效果差。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出料完全,避免箱体底部有残留,且能够多次粉碎,提高粉碎效果的苜蓿草粉碎加工装置。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