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高甲氧基果胶凝胶制备技术,通过使用蔗糖替代组合物实现减糖效果。该技术适用于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的生产,确保产品在保持0.3~0.5份高质量比例的同时,降低糖分含量。
背景技术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分为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通常称果胶分子的羧基酯化程度为果胶酯化度(DE),根据果胶的酯化度不同分为高甲氧基果胶(HMP,DE>50%)和低甲氧基果胶(LMP,DE<50%)。
采用高甲氧基果胶制备果胶凝胶时,需要将高甲氧基果胶与高浓度的蔗糖在高温酸性环境下进行制备才能得到高甲氧基果胶凝胶。高甲氧基果胶凝胶在果蔬加工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通常情况下高甲氧基果胶果胶凝胶体系中需要55wt%及以上的蔗糖才能满足果胶凝胶的形成,但这就意味着高甲氧基果胶凝胶是一种高糖分产品,这种高糖分产品并不适合婴幼儿和特殊人群的食用,也并不符合“低糖零卡”的健康饮食理念,消费人群比较局限。南酸枣果胶就是一种高甲氧基果胶,因此传统方法制备的南酸枣果胶凝胶就存在蔗糖含量过高的问题,并不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所以针对传统南酸枣果胶凝胶的问题,需要通过减少蔗糖的添加并维持南酸枣果胶凝胶的食用品质这一方式来解决。
在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的制备中,蔗糖(脱水剂)的主要作用是与果胶(胶粘剂)在果浆自身的酸性条件下高温反应形成果胶凝胶。对于高甲氧基果胶,蔗糖在凝胶形成过程中加入了额外的亲水取代基抢夺与果胶分子结合的水分子,失去水分子的果胶链就会在酯基的疏水相互作用下相互靠近,促使果胶分子链之间的聚集和疏水缔合。倘若蔗糖浓度较低,则不能为果胶分子的缔和提供足够的亲水基团,也就不能形成果胶凝胶。因此,根据蔗糖在果胶凝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可以选择在分子结构与亲水性质上与蔗糖相似的糖醇替代蔗糖。而糖醇虽然在甜度上与蔗糖相似但升糖指数更低,此外糖醇的分子结构中也具有与蔗糖分子中的羟基和伯羟基。所以用糖醇物质替代蔗糖,既可以降低凝胶热值也可以促进果胶凝胶的形成。但具体的促凝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直接利用糖醇替换蔗糖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果胶凝胶的成胶效果不好,凝胶的硬度、咀嚼度会出现下降。
目前,现有技术中CN102885271A就利用了木糖醇、麦芽糖醇和赤藓糖醇来实现蔗糖的减少,并且也成功将产品的总糖含量减少到5%以下。但其制备的是一种低糖南酸枣糕,并非是一种南酸枣果胶凝胶,而且CN102885271A解决的是减糖和结晶返砂的问题,对于果胶凝胶的成胶问题乃至凝胶品质问题并未涉及。所以,针对高甲氧基果胶凝胶的减糖工艺仍需进行研究。
实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