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食品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DPP-IV抑制功能的蜂王浆活性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蜂王浆活性肽组合物包含至少5种小分子肽,旨在提供一种新的食品医药技术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疾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并发症为主要危害的进展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和产生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DPP-IV(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是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灭活,提高内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餐后胰岛素的水平,降低血糖,并且不容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目前在全球上市的 DPP-IV抑制剂超过 10 种,常见的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但这些都是人工合成药物,常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副反应,如头疼、腹泻、尿路感染、肾脏负担等。相比之下,食源性 DPP-IV 抑制肽因稳定性好,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受到关注。
蜂王浆是蜜蜂工蜂头部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的淡黄色浆状物。蜂王终生食用蜂王浆,而工蜂只在幼虫期的前 3 天被饲喂蜂王浆,之后便改食花粉和花蜜等食物。这种不同的食物供给方式对雌性蜜蜂的发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级型分化。新鲜蜂王浆由60%~70%的水分和30%~40%的干物质组成,其中干物质包含多种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核酸、激素和未知成分。蜂王浆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物学活性,如:抑菌、抗衰老、抗疲劳、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糖尿病等。
尽管蜂王浆具备多种活性功效,但其稳定性较差,需全程冷链运输,导致物流仓储成本显著增加;其水溶性不佳,且存在酸涩和辛辣的不良风味;此外,特定人群可能对蜂王浆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研究表明过敏原主要为蜂王浆中的主蛋白1和2。这些缺陷显著降低了蜂王浆的商业价值,并限制了其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我国蜂王浆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但主要以原料形式出口,附加值较低。因此,对蜂王浆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具有较强功能、良好稳定性、优良口感、去除致敏成分、高附加值的活性肽产品显得尤为必要。
蜂王浆中蛋白质含量为9~18%,是表现其特殊生理活性的主要成分。酶解蜂王浆中的蛋白质,制备功能性王浆肽不但可以显著富集功能活性,还可解决上述新鲜蜂王浆产品固有的弊端,提升附加值,是非常有前景的蜂王浆深加工技术。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致力于开发具有特殊功能活性的蜂王浆肽,但是鲜见蜂王浆蛋白源DPP-IV抑制肽的报道。另外,蜂王浆蛋白是否适合制备DPP-IV抑制肽也缺乏评估。
实现思路